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

ID:2494591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_第1页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_第2页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_第3页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慢性肾衰竭42例作者:蒋红霞车玲艳杨洁红张宇燕【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对照组总有效率71.2%,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有益气活血、利湿降浊功效,可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慢性肾衰竭;临床 2005年2月至少2008年12月,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氮质血症期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

2、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病例,Scr在178~442μmol/L之间的患者[1],均为本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37~68岁,平均(53.3±10.6)岁,治疗前Scr平均水平(384.6±64.2)μmol/L。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1~65岁,平均(55.6±7.3)岁,治疗前Scr平均水平(376.3±58.2)μmol/L。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前Scr水平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防治感染,休

3、息,避免劳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低盐(3g/d)优质低蛋白饮食0.5~0.6g/(kg·d);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将血压控制在130~90/60~90mmHg之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黄芪60g,当归、川芎各15g,桃仁、红花、地龙、芍药各10g。在此基础上加泽兰、丹参各30g,莪术、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各15g,酒大黄6g。每日1剂,分2次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  3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Scr下降20%以上;有效:Scr下降10%以上;无效:Scr下降10%以下。  3.2治疗结果对照组3

4、8例中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治疗组42例中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CRF属于中医学“水肿,关格,肾风,癃闭,溺毒”范畴。本病基础病机为气虚血瘀,病位主要在肺脾肾。“脾主统摄升清”,“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脾肾气虚,脾失统摄,肾不藏精,则精微物质下泄,而出现大量蛋白尿。精气下泄则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进一步加剧了机体的亏虚。“脾主运化”,脾失运化,水湿内停;“肾主气化”,肾失其正常化气行水,升清降浊之职,则水

5、湿内停,泛溢肌肤、出现水肿。气机升降失司,三焦阻遏,气机逆乱,痰瘀浊毒壅滞,而出现一系列消化系症状,如恶心、纳呆、腹胀、腹泄等。“气为血帅”,“水病及络”,而出现血瘀,水瘀互结,水肿难消,加剧肾功能恶化。脾肾亏虚,以致水湿内生,聚湿成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滞于肺、或蒙憋心窍、或停留于胃,从而形成多种病证;若血虚、肝肾阴虚等使肝失所养,致肝阳上亢;内风、毒热,更伤阴津,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致阴阳两虚,则病机变化更为复杂,导致各种变证,促使病情向深层发展。由此观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位在肺、脾、肾,旁及心、肝、胃等脏腑,在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瘀、痰、湿、毒等病理因素。  

6、根据本病的基本病机,紧扣病机关键立法益气活血,选方“补阳还五汤”,并明辨其转化规律随症化裁。其中:黄芪甘温,温阳益气固摄而利水消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失健运,水湿停留,泛而为肿,用大剂量的黄芪益气利水消肿,固摄蛋白;当归补血活血;芍药祛瘀行滞,清降肝火。脾肾虚损必累及于肝,肝主疏泄,肝病则疏泄不及,而致气滞血瘀,况水病及血,血病及水,血为中间环节;运用当归、芍药功善养血,活血柔肝,清肝行瘀,达到补养行通之目的。现代研究黄芪与当归二药可通过增加肾病大鼠肝白蛋白mRNA水平,使肝白蛋白的合成增加,可改善蛋白质代谢紊乱[3]。桃仁、红花、川芎、地龙活血化瘀,通络利水。川芎为血中之气

7、药长于行气活血,助桃仁、红花化瘀。现代研究川芎等活血药能明显降低大鼠实验性慢性肾衰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4]。地龙活血通络利水;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兼能强健腰膝,补益肝肾;车前子甘寒滑利,性能降泄,有通利小便、渗湿泄热之功效;泽兰性专攻活血利水。牛膝、车前子功专引水湿之邪从下而出;泽兰活血利水,配伍引水湿下行,并有活血补肾功能,对肾性高血压也有较好的疗效。菟丝子、肉苁蓉温阳补肾通便排毒。大黄活血、解毒、通腑排毒,减少代谢毒素在体内的潴留。现代研究大黄可缓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