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

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

ID:24949073

大小:60.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_第1页
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_第2页
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鼻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骨折冠状位CT平扫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冠状位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对鼻骨骨折应加以重视。方法:收集150例鼻骨骨折患者CT冠状位扫描和X线对比分析。结果:患者随外力的位置、方向、力度不同,鼻骨骨折的类型也不同,分为单纯性、复杂性。结论:冠状位CT平扫对鼻骨骨折特别是复杂性骨折诊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鼻骨骨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关键词鼻骨骨折X线计算机冠状位扫描鼻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多见拳击、碰撞及车祸,因该部位结构复杂,个体差异也较大,以及外伤病人常牵涉法律纠纷,应引

2、起高重视,传统检查方法是摄取X线侧位片,对单纯鼻骨骨折诊断明确,但复杂性鼻骨骨折易漏诊。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150例鼻骨外伤患者行CT冠状位扫描,男:女比例为3:1,年龄3〜77岁,多见于12〜35岁男性(70%以上),临床表现为鼻部肿胀变形。CT检查的方法、体位及影像特点:①CT检查鼻骨采用冠状位扫描,检查时头部尽量后仰,定位线与鼻背平行,层厚1〜2mm,层距1〜2mm,可以显示细微的骨折。观察图象时应注意用骨窗和软组织窗两种窗位。②CT冠状扫描能在同一平面显示两侧鼻骨

3、,解剖结构清晰,可两侧对比观察。由于扫描线与鼻背平行,且连续薄层平扫,可以显示两侧鼻骨的细微结构。既可显示线状骨折、一侧多处(粉碎性)骨折或塌陷性骨折,也能同时显示两侧鼻骨情况,更能充分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移位的程度,还可显示鼻中隔的骨折。结果150例单纯性鼻骨骨折97例(61%),复杂性鼻骨骨折53例(39%),复杂性鼻骨骨折中合并鼻中隔骨折33例,上颌骨额窦骨折伴鼻窦缝分离8例,鼻骨粉碎性骨折伴鼻骨棘骨折7例。讨论鼻骨突于面部正中,易发生骨折[1]。鼻骨左右各一,相互连接于中线上,上有鼻额缝,外有鼻

4、颌缝,鼻棘位于筛骨正中板前上缘与鼻骨之间,有加强鼻骨支架作用,鼻骨上端窄而厚,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下端宽而薄,易受外伤而骨折[2]。由于鼻骨的解剖特点,鼻骨外伤后单纯性骨折发生率高,我科检查结果,单纯性鼻骨骨折占61%,随外力作用强度、位置、方向,强度不同,鼻骨骨折的种类也不同,可为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可伴有面部其他部位骨折。鼻部外伤传统检查方法,是摄取X线侧位片,由于鼻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特殊性,影像重叠,空间分辩力差,极易漏诊和误诊[3],CT冠状位扫描可完整的显示骨折部位、骨碎片,移位方向,程度和

5、周围骨折情况,及软组织受损情况,CT很好地解决了影像重叠、空间分辨力差的问题。鼻骨骨折X线检查漏诊的原因:传统X线侧位片仅能显示中线部位前后移位的骨折,而当鼻骨一侧发生骨折,而另一侧完好时,由于两侧骨质重叠,不易看清对侧骨折,骨折难以判断,CT轴位扫描时如扫描线与骨折线平行,则看不到骨折线,骨折更无从诊断。鼻骨的正常变异也应引起诊断者的注意。这些常见变异包括鼻骨“内收”或“外撇”状变异[4],缝间骨以及“驼峰状”或“鹰嘴状”鼻骨尖变异。缝间骨多位于骨缝附近,呈游离的圆形或类圆形小骨片,与鼻骨尖“驼峰

6、状”或“嘴状”变异一样,均呈镶嵌状而非脱出状,鼻骨“内收”或“外撇”变异,多表现为两侧鼻骨尖对称性“内收”或“外撇”,骨质连续性良好。认识这些正常变异,可减少鼻骨骨折的误诊和漏诊。参考文献1现代全身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18.2王吉宝,黄选兆.实用耳鼻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3.3周乐夫,向子云.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中国新医药,2004,3(5):54.4郭祥彬.多层螺旋CT重建对鼻骨骨折诊断价值.中国CT和MR

7、I杂志,2004,2(1):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