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

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

ID:2495118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_第1页
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_第2页
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_第3页
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从宋词看苏轼的人生哲学宋代是一个矛盾的年代,既有豪放旷达的豪放派,又有婉转含蓄的婉约派,两种风格的词都在宋代这个社会达到巅峰,同时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和谐效果。宋代的词人也是矛盾的,豪放派的词人未尝没有百转柔肠,婉约派的词人未必没有慷慨悲凉之作。千百年过去了,许多词或许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成为一堆无用的文字,但是有的词却可以永远保留它的魅力,被人们传颂。苏轼的词就是如此,苏轼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最佳范本。首先,苏轼教会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坚持自己的原则,其中也蕴含着深沉的爱

2、国之情。《江城子》表达了苏轼渴望保卫边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是他首先教给我们的,因为一个人想要成功最重要的也是基础便是理想和抱负,还需要对自己有信心,苏轼已经鬓微霜但是那又何妨,还是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同样的自信,辛弃疾也表达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用廉颇自比,即使年老也是老当益壮。他们当时已不年轻,却有着比年轻人更大的壮志,和更满的自信,这确实会让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惭愧,他们年纪轻轻,却拈轻怕重,畏首畏尾,想当年的豪气雄心早已不在。或许是因为时代太过安定,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早已没有了忧患意识,早已被

3、安稳富足的社会驯化得没有了霸气,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多读苏轼、辛弃疾的词,以此来激发青年的豪情和爱国之气。其次,苏轼教给我们面对挫折逆境的正确态度乐观旷达。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剧增,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失败,动辄就有自杀的事情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苏轼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本文由.L.收集整理,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逆境,与其咒骂恐惧,倒不如坦然对待,挫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不被挫折吓倒,勇敢前进,说不定前面就是光明。随后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件蓑衣就可以在烟雨中度过自己的一

4、生,更是强调了要在风雨中保持本心,这是多么平和淡然的心态,何必追求那么多呢!简简单单就是福。自然界风雨阴晴瞬息万变,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以不变应万变或许才是最合适的处世态度。何必担心那么多呢?永远不要被失败左右,要永远做自己的主人。同时苏轼还为我们展示了对待亲情和爱情的态度。苏轼对他的弟弟苏辙可谓感情极深,在乌台诗案后,苏轼在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后,悲痛地写下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只有今生与你为兄弟还不够,我要生生世世与你为兄弟。苏轼对弟弟深沉的爱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到现代,商业化社会来袭,亲情

5、已经淡薄了,别说兄弟之情,就是亲生的父子还有不少反目成仇的。看了太多的孤独终老的老人,真情似乎已经成了弥足珍贵的东西。这时不妨看看苏轼的诗歌,体会一下真挚的兄弟之情,我想即使残忍的人也会得到一种冲击与震撼。在《水调歌头》中,苏轼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所有像他与子由一样饱受离别之苦的人可以得到慰藉,希望月亮把自己和弟弟的心沟通在一起。现在的兄弟姐妹很多都各奔东西,也少了这份对月怀人的深沉之爱。更多的是利益的牵绊和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冷漠,让人闻之心寒不已。所以我们需要苏轼诗歌,给我们那种涤荡心灵的感动与净

6、化。对待爱情,同样是如此。苏轼对待他的妻子王弗可谓深情至极,妻子去世十年,他对妻子的思念依旧如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已经十年了,与妻子已经天人永隔了整整十年,强迫自己不去思念,思念却越加深入骨髓,难以忘怀。没有办法,只有梦中才能与妻子相见,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的场景比任何甜言蜜语更能打动我们,夫妻相见,语言已不足以表达深情,只能呆呆的看着对方泪流满面。在我们心中,似乎但凡有些权势的男人,身边总少不了莺莺燕燕,却把结发妻子抛诸脑后,即使是普通人的爱情又能维持多久呢?七年之痒现在又有几个人能

7、坚持住呢,坚持住了又有几个人的爱情能永远那么浓烈甜蜜呢?现代人做不到的苏轼可以,他做到了十年如一日的思念,尽管苏轼为我们展示的这种深情太过梦幻,但是我们要学习的是他对待爱情的态度深情。现在社会无论是对待亲情,爱情都可能掺杂功利在里面,但是苏轼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没有功利,只有真挚。我觉得读苏轼的诗可以找回人之初就具备的纯真感情,没有杂质,只有晶莹。说到底,苏轼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苏轼教给我们的做人哲学既有刚的一面,对理想豪情万丈,对国家忠肝义胆,也有柔的一面,对亲人关爱有加,对

8、爱人柔情万种,于是一个阳刚又不失温柔的苏轼便出现在我们面前。确实苏轼的人生哲学不是单一的,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共同影响,有着儒家的积极入世,释道的自由超脱。这就使苏轼的人生得以中和,不会太刚,也绝不孱弱。对于现代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既要有对事业的拼搏之心,也要有遭遇挫折时的旷达之情。不要因为对事业的追求而忽视人对感情的需要,也不要因为感情的沉沦而忽视事业的追求。总之,刚和柔都是为人处世需要学习的手段,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