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ID:2495282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_第1页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_第2页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_第3页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索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需求评估,对目标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建筑工地流动人群对“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等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仍然较低,仅有43.6%;同时建筑工地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变化有了明显变化,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掌握安

2、全性行为的观念和技能是建筑工地流动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能有效地引导、动员民工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流动人口;效果评价当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在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既往统计数据表明,在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居多[1,2]。在流动人群中,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规模大,且文化程度低,对国家提供的艾滋病免费检测与咨询、抗病毒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服务的利用能力较差,还有相当程度的婚外性行为。因此,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存在较高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开展有针

3、对性的艾滋病干预是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笔者与长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7月~10月在长沙县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县城或城郊的有一定规模的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建筑工地(抽取的对象是在县劳动部门有登记的建筑工地),共抽取12家。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每个工地抽取约100人作为干预对象。1.2方法1.2.1预试验本研究设计是在查阅大量2.2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后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4、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保持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否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等问题的认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1。表1干预前后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表(略)注:*P<0.052.3干预前后相关态度、行为变化情况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有了明显改变。对艾滋病有恐惧心理、性行为过程中不愿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大大下降,认为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比例上升。通过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的改变

5、有显著性(表2)。表2干预前后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略)注:*P<0.053讨论本调查资料显示,接受干预的建筑工流动人群文化程度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人占85.9%,男性为主,属于“性活跃人群”[3],常常是集中居住,已婚者配偶往往不在一起,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是目前艾滋病干预的主要对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材料使用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目标人群“想知道的”和健康教育者“要宣传的”有机地结合起来[4]。我们在使用展板、宣传手册等传统的传播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印有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礼品扑克”、特制的幻灯片及自编的艾防“顺口溜”,深受建筑工地民工喜爱。讲座的时间最好控制

6、在半小时之内。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对建筑工地流动人群进行培训前,他们对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可能与近年来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有关;通过现场干预后,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尤其是通过性接触方式采取使用100%安全套的方式来预防艾滋病及日常接触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有了大大地提高,但对于因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识不甚理解,回答的正确率不高,这与以往许多研究基本一致[5],而且经干预后的调查回答正确率也只有43.6%,这样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易造成人们对艾滋病的无端恐惧,这就提示我们在今后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重点讲解蚊虫叮咬

7、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理由,因势利导采取针对性强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另外,在对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注意与建管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工头和施工单位管理方的积极性。首先应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和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性,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其次是要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中,因为只有工地的管理者才能很好地组织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来参与宣传与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建立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