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ID:24970458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_第1页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_第2页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镇民族初级中学445615新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木的教育。人最根木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木化教育的体现。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也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构成了生命教育的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重视青少年的生命质量,提升青少年的生命强度,优化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前提。

2、中学阶段是实施生命教育最有利的时机,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使他们懂得牛.命的可贵,不能使他们珍惜牛.命,将会造成不可佔量的损失和遗憾。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挖掘隐藏于学科知识中的有关生命教育思想,不断地去感受、体验、捕捉这些生命教育思想,让课堂教学充满牛.命教育的气息。作为地理教师,我潜心研究地理课程,将一些有利于滲透生命教育的知识挖掘出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其成为生命教育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牛.命教育的渗透。一、通过认识自然灾害,学会珍惜和保护生命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既要关

3、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乂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方法,逃生的技能,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每个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生命,保护大千世界的一切生命。例如在学习地震、海啸、洪水、飓风、滑坡和泥石流等地理知识时,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很脆弱的,自然界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可能会使生命受到伤害。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强度大,仅汶川大地震就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创伤。虽然我们无法预知和躲避所有的灾难,也无法将学生置于不存在任何伤害的安全地带,但我们能从现在做起,把所有学生培养成

4、知危险、懂安全、能自救的最强生命力者,这也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在遭受无数的创伤后,日本人非常重视地震知识的教育,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十分熟悉防震和抗震的知识。从小培养防震抗灾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做法。在印度洋海啸肆虐前,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孩就是利用在学校学:>』的海啸知识,及时提醒家人及其他游客,使近百名游客从死亡线上奔了冋来,她用知识保护了自己,保护了其他的生命。地理课堂上,每当学到有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台风、泥石流、滑坡、暴雪、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时,就组织学生展开预防和自救讨论,学生收获很大,触动很深。我认为这种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才会给每个生

5、命带来最有力的保障。二、通过理解人地协调,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教育的0的是疲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自然界其他所有的生命。大自然总是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平衡着各种关系,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规律,崇敬自然中的所有生命。我国地理教材是以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为出发点,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主线,以人地协调理论为依据来编写内容的,苏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如全球变暖、生态破坏、水体和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南极“空洞”、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都是

6、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的,教师应运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进而渗透环境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公民的共同责任;利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教育学生,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唤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意识,最终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敬畏生命的教育要求学生对所有的生命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避免伤害生命,努力救助生命。在学习“青藏高原”、“青藏铁路”时,要补充介绍不法之徒对藏羚羊的残酷猎杀和保护藏羚羊的纪录片;在修筑青藏铁路吋,为了尽量减少对

7、藏羚羊生存环境的破坏,克服了极大的闲难,架起路桥,形成生命的通道。三、通过体验自然之美,真诚欣赏和热爱生命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地理学科中强调对生物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实际上是要引发学生内心中对绿色、阳光、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认识世界尤其是祖国的大好山河,增进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感情,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他们欣赏并感激自然,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这样才能逐步养成无条件的、主动的、带情绪色彩的生态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到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