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ID:2498854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_第1页
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_第2页
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_第3页
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发展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对小学生计算能力也提出了要求:1.口算方面:要求熟练掌握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2.笔算方面:要求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或者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计算。由此可知,小学生必须过好计算关。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常常会注重算法而忽略算理。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算理和算法并重,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讲清算理,让学生理解并遵循计算法则  在计算教学中,从算理到法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算理在笔算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如果不

2、能透彻理解算理,就无法在实践中建立法则的概念,到了计算环节势必会糊糊涂涂。由此可知,学生只有基于算理的理解和透彻,才能在思维中建立计算法则的概念。  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练习262,分析算法:2个6就是12,需要进位,把12根小棒中的10根捆成一捆,使12根变成1捆零2根。再把40根小棒和12根合起来,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学具进行演示。(202=40,62=12,40+12=52)还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算:226,试着想想:220=40,26=12,12+40=52,而后引导学生归纳得到结论:乘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计算方法一样,结果一样;然后再继续深入探讨

3、:试一试2602,2260,让学生先讨论方法再比较算法,归纳算法。如可这样想:26个10乘2,得52个10,即520。简单思维可以概括成:26乘2得52,然后在得数后添加一个0。这样计算方法简单、思维简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算理,教师应鼓励其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比较之后选择较简洁的方法。  二、理清思路,让学生探索灵活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然后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不断发展起来,并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模式的。  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和法则,还是

4、远远不够的。计算教学一方面能训练学生的灵活多变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影响学生世界观的转变。数学思想在计算教学中的渗透有目共睹。有数学家说,数学是思维的舞蹈。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不单单是寻求结果的过程,更是建立思维模式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从思维的方面进行引导。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我让学生寻找一些两位数相乘的规律:如25和25相乘,35和35相乘,45和45相乘,根据结果可以看到一个规律:2525=625即第一位数为(2+1)2,3525=825即第一位数为(3+1)2,以此类推4525=1025运用这样的规律通过口算即可算出其他整数与25相乘的结果。又如102与67相乘积是

5、多少?可引导学生将102进行分解:10067+267=6700+134=6834,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加强训练,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为要求。计算教学本质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养成教育,通过大量的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严格认真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计算失误,最终影响其思维的发展。  在计算教学中要多训练学生两种习惯,在此笔者将其分别称为智力型习惯和非智力型习惯。对于智力型的计算习惯,笔者又将其分为:口算和简算的习惯、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里重点谈

6、谈口算习惯的培养。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坚持不懈进行口算的积累和训练,逐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我在计算教学中尤其注重对学生凑整的训练,比如73+27=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必须要学生切实掌握,达到熟练成诵的程度,需要时可在脑子里迅速反应。验算的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既是学生检验对错的标准,又可以让学生重新理清思路,从算理上加深理解计算法则。  非智力型习惯又分为校对的习惯、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等。和智力型习惯相比,非智力型习惯并非无足轻重。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校对的习惯,做

7、了题目之后不知道检查校对,最终导致错题,这就要求学生要多注意细节,从草稿纸誊抄答案时仔细校对,做到不错不漏。审题的习惯也是值得重视的,小学生要多从数字和符号上观察,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还要从运算顺序上审题,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提高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有目的的计划,分步骤的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先从算理讲起,让学生从理解中找到方法,从方法中悟出规律,最终形成思维模式,提高计算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