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

ID:2501147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_第1页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_第2页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_第3页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_第4页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前言

2、第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高度的智慧和宏伟的气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贯穿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自身发展的审慎选择,对于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于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也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重大使命。在这个重要历史进程中,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处在一个十

3、分关键的转折时期。(一)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处于逐步恢复发展时期,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主要是木材,加之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使得林地成了扩大耕地面积的重要。人们把森林当作一种单纯的经济资源,把林业仅仅当作一项基础产业,把林业部门当作一个产业部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来组织和安排林业工作,而且采伐的主要是天然林,社会对森林的生态价值没有经济回报,毁林开荒屡禁不止,林业工作基本上是林业一个部门的事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同时兼有三

4、大效益。开始实施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提出了建立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人工林得到大力发展,毁林开荒有所减缓,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提上日程,社会办林业的格局渐具雏形。但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决定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仍然难以改变。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之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改善生态环境日渐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

5、略的实施,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标志,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天然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木材生产逐步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转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渐次展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开始实施,全社会办林业形成气候,林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二)全球可持续发展潮流和国际林业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示着新世纪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向。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潮流。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

6、境与发展大会呼吁,在人类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签署10周年之际,2002年9月,朱镕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用行动来实践诺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林业大国。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要出发,还是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当对于世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应有贡献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适应世界林业发展的客

7、观规律,适应新世纪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大潮,努力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同时,积极推进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就是要对林业的定性定位和指导思想进行重大调整,实现林业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确立

8、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新时期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财政支持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这一转变是其他几个转变的核心和根本,其它几个转变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和表现形式,是推动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并且可能随着发展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就是要在尽量满足社会对木材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天然林在调节气

9、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人工林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我国现有的16亿多亩天然林,大部分处于大江大河源头,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生态价值无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