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ID:2501646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_第1页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_第2页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_第3页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技工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技工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关键词]技工教育课堂教学理念原则  我国技工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改革之势已然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仰或尝试,各级各类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的课堂,却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其实并无半分起色除为数不多的教师在做一些吃力不

2、讨好的改革尝试之外,大多数教师在等待、观望,大部分课堂依然是死水一潭。  一、探析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技工教育工都有基本的共识: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亟需改革。是什么原因导致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一)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管理学中的短板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不可否认,的确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出了一些行

3、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然而又有几种教育方法进行了切实的推广呢?我觉得,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二)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者始终关注着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不重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未能及时得到推广,并因此打消了很多有为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而与之不相同适应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紧扣统编教材,教师和学生不能逾越管理者所制定的规范,超越于某种理论的实践创新也得不到及时的认可,这显然违背了管

4、理学中的发展原理。  (三)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亦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两方面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技工教育尤其重要。  二、衡量技工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尺度  技工教育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技工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性为首

5、要原则。  我们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然而,对技工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却不能忽略是它的价值属性。僻如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我们教改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适应新型企业需要的真正的技术人才,所以对技工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新的认识。  (一)技工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

6、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二)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三)技工教育课程体系的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技工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1][2][3]下一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