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

ID:25037737

大小:60.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8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_第1页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_第2页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体会魏莉莉(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义乌3220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261-01机械通气患者多数病情危重,反应迟钝,不能达到有效地咳嗽,呼吸道分泌物易淤积阻塞而出现气道阻力增高、通气不足,进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所以必须积极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因此,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中非常重要。笔者就重症监护室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护理体会1.1人工气道的湿化使

2、用人工气道时,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分泌物则易粘稠、结痂,使之感到一种无痰的假象,加速肺部感染的发生。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持人工气道畅通的重要条件之一。临床常用的湿化方法:(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一般使气道口的温度维持在35〜37°C,<38°C,湿化器的水温常保持在50°C左右。湿化器中的液体只用灭菌注射用水或无菌蒸馏水。(2)呼吸机的雾化加湿(3)人工鼻保湿方法等。每班根据痰液的黏稠度调整人工气道的湿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水分的补充,每日保证入水量在1500ml以上。维持适宜的室

3、温(18〜20°C)与湿度(50%〜60%),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1.2吸痰前评估及准备1.2.1评估是否吸痰,掌握吸痰的时机,频繁的吸痰可导致气管粘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机会;吸痰不及时乂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甚至室息。因此,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判定吸痰吋机,灵活掌握。采用非定吋性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吋吸痰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如痰液贮留在人工气道内、口鼻腔内,听到痰鸣音、干、湿啰音,患者

4、烦躁不安,脉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咳嗽,患者要求吸痰;监护仪显示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显示气道高压报警及低潮气量报警,更换体位,更换气管套管更换呼吸机管路时等。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吸痰;如痰液稀薄,痰量较多时,应适当增加吸痰的间隔吋间,而痰液粘稠者应加强气道湿化。1.2.2吸痰前的准备对于神志清醒患者,协助翻身叩肺,说明吸痰吋会有短暂憋气等不适感,需要患者配合。然后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根据导管内径大小选择,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长度一般为40〜50cm,选择专用一次性硅胶及硬度适中的吸痰管,成人一

5、般12F-14F。吸痰管过粗,产生的负压过大,易造成损伤,相反则吸痰不畅。选择吸痰管有1个正孔、2个侧孔,可分散吸痰吋的负压,减少黏膜的损伤,提高吸引效果。吸痰前按100%纯氧键吸入1〜2分钟,可以增加患者体内氧贮备,以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检查装置是否完好,调试吸引器压力。1.3正确掌握吸痰的方法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吸痰装置及用物砬个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阻断吸痰管负压,将吸痰管快速而轻柔的插入气管导管内,直到有阻力感或估计吸痰管接近气管导管末端吋,将吸痰管后退l-2cm,然后开放负压进行吸

6、引,神志清醒者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做间歇式吸痰,动作轻柔,手法轻巧,力求吸痰彻底又不损伤黏膜,在痰多处停留以提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插,吸引吋间不宜超过15S,在两次吸痰间隔中给患者吸入100%纯氧,至少保证患者经历5-10次呼吸周期或根据病情延长时间后再行吸引。如分泌物黏稠,可在病人吸气相沿导管壁注入3〜5ml痰液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然后呼吸皮囊加压呼吸3〜4次,使注入的液体到达小支气管并刺激咳嗽后在吸引,必要吋重复2〜3次。若导管气囊需要放气,应先吸尽气囊外口咽内分泌

7、物,然后更换另一更无菌吸痰管,在放气囊的同吋吸引导管内分泌物。吸痰吋动作要轻、稳、准、快;吸引压力适当将压力调至100〜120mmHg(13.3KPa),最大不超过200mmHg(26.7KPa);期间密切观察患者R、BP、HP、SpO2的变化,避免缺氧。若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窒息、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等不适吋,立即停止操作,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作出相应处理。吸痰后及吋给与100%纯氧。1.4吸痰后观察要点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频率节律,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是杏存在呼吸过度等不适,呼吸机的运转

8、情况,观察痰液的色、量、味、性状,详细记录,并做好交班。根据痰液的性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并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如:低氧血症、气道黏膜的损伤、支气管痉挛、继发感染、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等。2.小结在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吋,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机械通气发挥治疗做用的重要条件。加强湿化,可以有效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的监护和精心的对护理对取得满意的疗效至关重要,因而要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