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

ID:25054397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1页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2页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3页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4页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论文..毕业戴季陶主义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编,1983戴季陶是国民党著名的理论家,对国民党政府的理论建设建功卓著,深得孙中山和蒋介石器重。他撰写的《孙文主义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封建道统思想进行了巧妙融合,提出“仁爱是革命道德的基础”,革命“是从仁爱的道德律产生出来,并不是从阶级的道德律产生出来的”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上海民智书局,1925。41—42,鼓吹阶级调和论,取消阶级斗争。他以主张“共信”和“团结”为基调

2、,反对国共合作,..毕业认为国共合作是共产党采取的寄生政策,使国民党内“有了两个中心,而大多数的党员迷惑在二心之间,无所适从”,这是“国民党内最大的危机”戴季陶:《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中国文化服务社,1941。79。戴季陶的思想对蒋介石的影响很大,并被蒋介石奉为建党建国之指导。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戴季陶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个代表人物,其思想成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理论武器,有其必然性。戴季陶的理论是鲜明强烈的反共思想,但早期的戴季陶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热衷者,并且还曾经积极地参与过中国

3、共产党的组建工作。为什么戴季陶从一个积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极力反对者?研究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对我们深入认识和了解戴季陶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年轻时期的戴季陶是一个充满了革命气质的热血青年。早在1907年留日学习期间,他就经同盟会主创人员王用宾介绍,开始研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积极投身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并被推选为日本大学中国留学生同学会会长。1909年,20岁的戴季陶回到中国后,先后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运动。和所有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他的思

4、想在救国图强的道路上经历了多次转变,并随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热潮,走到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中来。早在辛亥革命前夕,戴季陶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一些探索。1910年11月,戴季陶就以“泣民”为名在《民生报》上发表《社会主义之大活动》,介绍法、德工人运动,12月又以“天仇”为笔名在《天铎报》上发表《社会主义论》,指出:“社会之祸,人民之苦,不在于学问之不发达,机械之不新奇,而实在社会阶级之不平也”唐文权、桑兵:《社会主义论》,《戴季陶文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

5、出版社,1990。170,文章提出虽然以美、法、英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达,但却也是统治阶级野蛮淫奢,民众生灵涂炭,并提出“世界——人类之大社会也”,“故今日之社会,非举此人类败类之贵者、富者、野蛮、专横而一洗之,不足以图人类之幸福也”〔3〕171。1911年初,他又发表文章《社会党之风云》,明确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社会矛盾的态度,指出:“马克斯(思)之言曰:社会党之进步发展,与工商业成比例。盖商业愈发达,则垄断市场之风愈甚,工业愈进步,则劳动者之苦愈深”、“而欲禁社

6、会主义之不侵入于我国,愚哉!”〔3〕193。从戴季陶此时的文章中看出,在社会主义思潮渐入中国的过程中,戴季陶从众多思想流派中吸取思想营养,已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较为突出地加以研究和消化。但实事求是地讲,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戴季陶始终没有脱离开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基本立场,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思想体系,对资本主义矛盾与弊病的批判深刻而精辟,戴季陶认为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走资本主义救国道路,就不能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从中寻找一种既可顺利发展资本主义,又可免除资本主

7、义弊病的正确道路。同时,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又是带着批判与借鉴的态度进行的。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宜于在资本发达的欧美提倡,而在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社会生产力还未得到充分发展的中国,不仅无益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因而,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借鉴是有条件的,是既同情赞赏又畏惧排斥的。因此,在戴季陶诸多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文章中,普遍充盈着“要知吾国民今日不可不求生活之幸福,而尤不可不图社会之秩序,即不可不图人道之发”〔3〕171的

8、改良思想。尽管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一直抱着矛盾态度,但这种矛盾态度随着时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五四运动爆发后,尤其是上海产业工人自“六三罢工”以后,奋起投入爱国运动,成为主力军,使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当时,戴季陶看到工人阶级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日渐广泛传播,发现了蕴藏在工人阶级中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巨大力量。随着社会主义思潮涌入中国,戴季陶迅速转入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的队伍。他一面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一面也介绍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