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

ID:25074195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_第1页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_第2页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_第3页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_第4页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导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本篇文章情境和学生专业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为广大学生们写作毕业论文是提供参考帮助。广东省罗定市素龙第一中学 527200【摘要】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教师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合作氛围.此,教师无论是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关键词】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方法谓数学问题情境是指能够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种障碍和困难,

2、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排除这种障碍和困难,进而获得学习上和心理上成功的情境.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的提出和解题能力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的体现.教学改革火荼,减负增效势必情境和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评语以设计生活情境:为了筹备自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10000元,父母现参加了教育储蓄.下面有两种储蓄方式:①、先存3年期,3年后再将本利自动转存一个3年期②、直接存入一个6年期.你会让你父母

3、选择哪一种?这样的情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奇心和学习动力,一旦接受会被学生牢牢掌握,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 实践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通过活动得来的知识会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大脑.教学正数与负数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开展一次型的知识竞赛,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比赛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负分,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再引进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水到渠成了.教学扇形的面积时,课题引入部分首先播放一段电影《上甘岭》机扫射的战争场面,把学们的情绪激发出来,然后话题一转:学们

4、,假设敌人碉堡的机射程是150米,机转动的角度是60度,那敌人机的控制区域是多大?自然引入了扇形面积问题,必要时让学生模拟机扫射的动作,画出模拟图.学习统计时,让学生对一些事情进行调查,比:学生喜欢喝什牛奶?学们最喜欢的兴趣组等等.根据调查情况,制作统计表,从制作的统计图中,以得出哪些结论?作出解释,说明理由.这样,对于以后教学应用、选用统计图时,学生会有更深刻的印象.3 对旧知识进行延伸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素有关.作为教师,果能确切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适当的发展们,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深化这种结构,使学生学会何

5、学习、且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初中的几何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图1,经过⊙O上点A的切线和弦BC的延长线相交于D,求证:∠BAD=∠ACD.引导学生作下变化:图1,△ABC内接于⊙O,过A作⊙O切线交CB的延长线于D,(1)试用三种不方法证明:△ABD∽△CAD.(2)求证:AC2:AB2=CD:BD还以作这样变化:1、图2,△ABC中,AB=BC,∠B=42°,AD是△ABC的外接圆的切线且与BC的延长线交于D,则∠D=?2、图2,知AD是△ABC外接圆的切线,交BC的延长线于D,若AD=1,CD=2,求BC的长?对于几何问题证明,有意识地进行问题的变化,

6、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思维的深度与广阔性,培养学生随问题变化而变化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发展了能力.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需要教师精选习题,要题其用,通过习题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能力.4 利用猜想验证法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学中,利用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以积极地促进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地进行猜想验证.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们试着量一量自准备的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老师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能迅速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他们感到惊讶时会想:为什老师能那快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然

7、后启发他们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紧接着问他们是不是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他们回答是后,说这只不过是他们的一个猜想,再让他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自的猜想,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教学中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性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创设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奇心,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自身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活动达到更高水平的冲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创设下问题情境:假设一张纸厚为0.1毫米,那对折30次后的厚度是多少?显然,通过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