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

ID:25076256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_第1页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_第2页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_第3页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_第4页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选择切入点的几个原则吕昊语文教学文本同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明确而单一的教学选择点。从语言到结构,从人物到情节,从内容到情感,可以说拥有无数的教学可能信息源。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具体的年级段应该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细则。如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本的特点和课程标准表述的笼统,使教师在一节课的具体教学设计中,或者贪多求全,教学内容繁杂凌乱,或者花样翻新,偏离中心,或者千篇一律,模式固化,甚至云里雾里,无处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在

2、教学设计时,能够准确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作为教学设计的突破口,以点带面的将文本、教师和学生整合起来,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如上所述,语文教学文本教学选择点是丰富的。崔峦老师曾经说过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有时是一个“点”,有时是一条“线”,有时是一个“面”。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了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这就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教学设计切入点的选择也是多样的。实践中,许多教学一线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潜心研究,总结了很多切入方法。如何

3、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切入点,将学生引入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遵循如下几条原则,对我们合理选择教学设计切入点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一、切入点要具有统领性统领性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能够成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一条主线。在形式上勾联整个教学设计的始终,在内容上通过这条主线勾联整个教学内容。课例:《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切入点从关键词“闲”字切入:知闲人(苏轼)—论闲事(携友夜游赏月)—赏闲景(赏析月色之美)—悟闲情(感悟复杂心境)。一个“闲”字,贯穿教学设计,很好的连带起整个教学内容,

4、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切入点要贴近文体特征诗歌、小说、散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文本组成了阅读教材。每种文体都具有各自系统的知识点和鲜明的特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这些文体文本的学习。针对不同文体,在教学设计切入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设计切入点。课例:《松鼠》一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说明文时,巧妙以《辞海》中对松树这种动物的解释词条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通过对词条和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找出两者对松鼠同一特征的表述,比较两者在表述上的不同,分析这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目的是什么。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说明文

5、语言特点、说明方法及作用等重要知识点。更加可贵的是,这些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比较中的自我领悟,而不是教师的说教和灌输。这对改变说明文教学中一味紧抓知识点,肢解文章整体的弊病有显著效果。另外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诗歌中的诵读,散文中的线索、关键词等都可以作为具体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这里就不一一而论了。三、切入点要服从学生的需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切入点要基于学生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现有能力和情感认知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去研读文本,选择能够将学生引入文本,激活学生思维,

6、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的切入点。课例:《背影》在《背影》的教学设计中,大家更多的是选择父亲的四次背影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教学效果往往一般。学生很难体会出父亲对我的深情。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对自己父亲的背影,根本没有清晰的印象,自然很难引起共鸣。笔者在教学设计切入中,选择了父亲的话(包括来信)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找出父亲对我说的话;分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结合情景体会话语中包含怎样的情感。由于文中父亲的几句话都很平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曾听过父母类似的叮嘱,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对父亲的深情也体会的更深。四、切入点

7、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以引导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选择好切入点,体现新课标和新课程的理念。课例:《愚公移山》在教学设计中打破传统的先逐句翻译,疏通文意,再分析文章的教法。在教学设计中,直接抛出你认为愚公能够成功吗?从文中找出愚公移山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组成合作小组,合作解决文意的疏通,比较愚公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支持自己小组的观点。这一切入

8、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探讨中学生能够主动为小组的观点寻找依据,最后的辩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语文教学设计切入点的选择是多样的,要找出最佳的切入点一定是很困难的。上述原则可能并不全面,但相信会有一定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