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

ID:25084613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_第1页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_第2页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_第3页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_第4页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论文吴相春,来静,吴以岭,贾振华,王洪涛,张秋艳【摘要】目的建立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对大鼠慢性束缚6周建立络气郁滞证模型,观察模型大鼠的精神、饮食量、体质量、蔗糖水摄取量,血清皮质酮(CORT)、血浆内皮素(ET).freelalmodelalmodelicrostructurechangeofaortaissionelectronmicroscope.ResultsTheanimalmodelratsshoentia,dull,noappetite,increasings

2、loicrostructureofaortachangedobviously.ConclusionTheanimalmodelethodhasbeensucceedthroughobservationthechangesofbodyicrostructureofaorta.Themethodiseasyandtheevaluatedindexesareobjective,entfoundationforthestudyofvessel-collateralandvascularsystemdisorders.Keyalmod

3、el络气郁滞、络气虚滞引起的络脉自稳状态功能异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内在一致性,均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病变全过程,成为运用络病理论研究血管病变的切入点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应激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原因。我们以慢性束缚法建立络气郁滞证大鼠动物模型,进行络气郁滞证候的研究。1材料与仪器1.1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筒口外径7cm,内径5cm,筒内前端置一直径小于筒的内径,并可以前后调节的圆嘴的塑料口,其口为通气口,后端为开关闸门。尾悬挂架由大鼠实验架改装而成。2方法2.1

4、动物造模方法络气郁滞模型组:参照吴淑庆等4,5的方法,实验开始时即给予束缚法,将大鼠放入束缚盒内,调节前端活动部位到合适的位置,使大鼠不产生强烈反抗的紧张程度。每天6h(9:00~15:00),连续6周。2.2观察指标2.2.1行为学观察①一般情况的监测:称每日摄食量,最后计算总摄食量;每周记录体质量1次;观察模型动物精神、活动情况等。②尾悬挂:参照唐已婷等3的方法,于实验末测定不动时间、挣扎次数。③1%蔗糖水摄取量测定:参照熊振芳等6、金光亮等7的方法,在实验前先对所有的大鼠进行1%蔗糖水摄取训练,即先用蔗糖水喂养48h,

5、随后断水24h,再于晨8~9时的1h内测量每只大鼠摄取蔗糖水的量,以此作为每只大鼠蔗糖水摄取量的基线,在实验末于晨8~9时测1h内的蔗糖水摄取量。2.2.2内皮功能的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试剂公司提供。放免法检测血浆ET含量,试剂盒由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2.3神经递质的测定放免法测定皮质酮(CORT),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酶法测定五羟色胺(5-HT),试剂盒由RapidBioLab.CaliforniaUSA提供。2.2.4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

6、CY)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2.5主动脉组织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实验结束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颈总动脉取血后,仔细分离并截取一小段胸主动脉,迅速浸入电镜液中,修成1mm×1mm×1mm大小组织块,置4%戊二醛固定液中4℃保存(由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电镜室协助完成)。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分析。3结果3.1大鼠行为学结果3.1.1精神初期络气郁滞模型组大鼠表现为打斗、撕咬、尖叫等情绪过激行为,随着造模时间的推移,上述过激行为逐渐减少,精神萎靡,胡

7、须下垂,贴边,扎堆,反应迟钝,毛色失去光泽。3.1.2日摄食量和总摄食量的变化分别选择第10,30,40天的日摄食量和总摄食量进行比较,络气郁滞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见表1。表1两组大鼠摄食量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53.1.3两组大鼠体质量变化两组大鼠体质量在实验前未见有明显差异;在实验末,络气郁滞组(317.18±28.69)g低于对照组(361.80±31.33)g,有显著性差异(P0.01)。3.1.41%蔗糖水摄取量的变化实验前两组1%蔗糖水摄取量无明显差

8、异;实验末络气郁滞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表2实验前后两组蔗糖水摄取量的变化比较与正常组比较,**P0.01;n=103.1.5尾悬挂实验络气郁滞组较对照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挣扎次数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表3两组之间大鼠尾悬挂实验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