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

ID:2509254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_第1页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_第2页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_第3页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_第4页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葎草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论文.freelHumulusscandensagainsttuberculousbacillusandtofindouttheactivefraction.MethodsThemethodofbacteriostasisinvitrowasusedtoevaluatetheinhibitoryeffectsagainsttuberculousbacillusoftheextractsfromHumulusscandens.MICoftheextractsweremeasuredbythemeansofdoublediluti

2、on.ResultsTheN-butanolextracthadobviousantibacterialactivitytoH37RVandthesensitivestrainwhichseparatedfromclinic.MICoftheextractwas125μg·ml-1andthehighlevels(1mg·ml-1)oftheextracthadakillingactivity.ConclusionTheextractsofH.scandenshaveobviousantimicrobialactivityinvitro.Itisu

3、lusscandens(Lour.)Merr.;Tuberculousbacillus;Bacteriostasis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全球1/3人口(约20亿)感染过结核菌.freelulus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含青兰苷、天门冬素、挥发油、鞣质及树脂、木犀草素葡萄糖苷、大波斯菊苷、牡荆素等黄酮类成分,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痢疾、淋证、痔疮等证[1]。早期曾有关于葎草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报道[1]。为探索抗结核中药,我们对葎草中的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并进行

4、了葎草提取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葎草采自嘉兴郊区,由嘉兴学院生药、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陈伟光副教授鉴定。采回后切成长2cm的小段,在阴凉处用风扇吹干备用。1.2菌株结核菌标准株H37RV,由杭州市预防保健门诊部检验科提供(购自北京疾控中心)。临床分离结核菌株由嘉兴市第一医院提供。1.3药液的制备取葎草段(2cm长)500g,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分别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上述各萃取部位回收溶剂后得各提取物。将各提取物定量溶于250ml容量瓶中,

5、加50%乙醇至刻度,超声助溶,制成每毫升含相当于2g生药的供试药液。剩余的水溶液挥去正丁醇,调节至同样浓度,置冰箱中备用(6℃)。1.4含药培养基的制备按常规方法配制罗氏培养基,取上述各种葎草提取液1份,加入培养基5份混匀,即成1∶5稀释度的含药培养基,分装中号试管,每管6ml。每种药液做3个复管,灭菌后备用。空白管加1ml50%乙醇代替葎草提取液。1.5操作步骤分别取培养3周的结核菌标准株H37RV和临床分离菌株斜面生长物适量,用比浊法稀释成106个/ml菌浓度,用吸管反复吸打均匀[2]。在每支含药和空白对照培养液管中分别加入0.1ml上述H37

6、RV或临床分离菌株菌液,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6周,2周后开始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以后每周观察。记录结果。2结果2.1葎草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葎草的5种不同提取部位对结核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见表1。由表1可知,石油醚、正丁醇和水提取部位有抑菌作用,而以正丁醇提取部位最强。因此,又对正丁醇提取部位做进一步的抗菌活性研究。表1葎草不同提取部位对结核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略)“-”无菌落生长;“+”有菌落生长2.2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正丁醇提取物用50%乙醇配制成12mg·ml-1的供试药液,再用生理盐水以2倍稀释法制成1∶1

7、,1∶2,1∶4,1∶8,1∶16等5个浓度,按上述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含药培养基,同时设不含药液之空白对照管。分别接种结核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菌株,每株结核菌和每个药物浓度均各设3个复管。结果见表2。表2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核杆菌的抑菌作用(略)“-”未见菌落生长;“+”有个别菌落;“++”有少量菌落;“+++”菌落数较多;*未做由表2可知,葎草的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都具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粗提物的MIC为125μg·ml-1,高浓度时1mg·ml-1,第6周也未发现菌落,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3

8、讨论上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葎草的提取物中以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最强,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粗提物在1m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