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

ID:25157599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7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_第1页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_第2页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_第3页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_第4页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肿瘤显像剂及其临床应用论文肿瘤是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肿瘤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对肿瘤早期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对于良恶性肿瘤鉴别,复发和残留组织的检测及转移灶的探查有独特的优势。一、67Ga67Ga的物理半衰期为78h,生物半衰期2~3周,发射以下能量的γ射线:93keV(40%),184keV(24%),296keV(22%)和388keV(7%)。67Ga在血中的半清除时间约为12h。Ga3+离子在原子半径和电荷方面与铁离子极为相似,可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组织中的乳铁蛋白及铁蛋白结合,结合的67G

2、a既不由肾清除,也不进入血管外间隙。临床上多次输血导致血铁负荷过高,转铁蛋白和铁的饱和结合将导致67Ga生物分布的改变,如肝摄取降低,肾放射性增强,血清除增快。肾排泄(注射剂量的10%~30%)主要出现在注药后24h,这是因为枸橼酸镓的排泄不同于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镓的排泄。在72h显像中不应见肾放射性,若肾持续显影,.freel/min速度可获得足够的计数。腹部显像时,肝应屏蔽或不在视野内。也可同时进行99Tcm显像,以扣除肝脏放射性。检查腋下时,手臂应举过头顶,以充分暴露腋窝。67Ga在肿瘤部位的浓集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肿瘤分化程度、血运、肿瘤细胞的通透性、

3、肿瘤组织的pH值及铁代谢等。67Ga扫描可以用于霍奇金病的诊断,例如确定肿瘤的大小、范围、部位,评价肿瘤残余组织.freel-硫胶体联合应用,硫胶体显像的“冷区”在67Ga显像中为“热区”,则高度怀疑肝细胞癌。67Ga显像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灵敏度为85%~90%,约有75%直径大于2cm的病灶是亲67Ga的,直径小于2cm仅20%显示有67Ga摄取,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99%。67Ga显像对肺鳞状上皮细胞癌诊断灵敏度最高,而肺腺癌较低,支气管原位癌的诊断灵敏度约为90%。邻近结构的散射干扰降低了纵隔和肝组织病灶的阳性率,小于1.5cm的病灶难以检出

4、。不积聚67Ga的病灶,其恶性的可能性为24%;如肺原发肿瘤和肺外病灶均摄取67Ga,则恶性可能性为90%。二、131I-或123I-MIBGMIBG类似去甲肾上腺素和呱乙啶,用于肾上腺髓质和富交感神经的组织显像,可用123I或131I标记,如用123I-MIBG,注射量比131I-MIBG大7倍,这样24h123I的光子流量比131I高10倍,48h则高3倍。123I159keV的光子能量易在γ相机上获得高的空间分辨率,然而2种示踪剂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MIBG是抗神经原阻断剂,积聚于神经嵴源的肾上腺组织的贮存颗粒中,其摄取量与肿瘤内肾上

5、腺素能神经分泌颗粒量成比例。儿童期肾上腺嗜铬组织较丰富,3岁以后,除交感神经节和颈动脉体外,其余嗜铬组织退变。正常人131I-MIBG肾上腺显像常不显影,但10%~20%延迟显像有淡影,而且放射性低于肝。30%的正常者可见123I-MIBG肾上腺显影,放射性通常较低,50%的正常人有单侧或不对称显影,此时很难与嗜铬细胞瘤相鉴别。单侧摄取低于或等于肝放射性,则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分别为10%和33%。31%的正常肾上腺放射性摄取亦小于或等于肝放射性,而大多数嗜铬细胞瘤放射性则高于肝(80%)〔4〕。肝的131I-MIBG摄取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成反比,腮腺、甲状

6、腺也可见有少量摄取。大多数131I-MIBG(约85%)在尿中未经代谢而排泄,1%~4%经粪便排泄,全身半衰期为24h,但示踪剂在交感神经组织中滞留时间较长。分别静脉注射18.5MBq131I-MIBG或111~370MBq123I-MIBI后1~3d显像,用Lugols溶液封闭甲状腺,连续5~6d,肾上腺髓质的吸收剂量为2.7×10-8Gy/Bq。干扰MIBG摄取的药物有:可卡因、脱甲丙咪嗪、盐酸去甲麻黄碱、儿茶酚胺激动剂、利血平、抗精神病药、钙通道阻滞剂和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检查前这些药至少停用1周。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

7、节以及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病人表现为高血压(40%),伴有头痛、出汗、心悸、体重减轻和高血糖。0.05%的高血压病人患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10%是恶性的,10%是双侧的,10%发生在儿童,10%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可与某些疾病并存,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神经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10%可发展为嗜铬细胞瘤)、Carney综合征等。肾上腺外病灶成人占10%,儿童占30%。肾上腺外病灶通常位于腔静脉旁、主动脉区或Kerkandl器官旁的腹膜外交感神经节处。CT诊断出的嗜铬细胞瘤均>3cm,表现为软组织密度且中心坏死,可完全呈囊性,钙化则不常见。MRI检查中Tl

8、图像上病灶强度通常稍弱于肝,而T2图像则强度增加。有时,病灶不均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