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

ID:25159098

大小:38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8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_第1页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_第2页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_第3页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_第4页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2期2013年6月原子核物理评论NuclearPhysicsReviewVol.30,No.2June,2013文章编号:1007-4627(2013)02-0166-08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1,2,冉俊涛2,张红3,刘圆圆3,张秋宁2,高力英2,王小虎1,2,3杨立娜(1.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兰州730050;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文章综述了重离子束在物理学、生物学、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放射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实

2、验研究内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重离子束辐照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结果。其中,日本已接受治疗了约6000名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并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德国在头颈部肿瘤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肿瘤治疗终端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甘肃省肿瘤医院及兰州军区总医院对肿瘤患者的重离子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甘肃省肿瘤医院治疗结果显示:43例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客观有效率(CR+PR)为71.4%,主要急性放射损伤为1-2级皮肤反应(红斑形成和脱皮),发生率为61.9%,

3、治疗1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重离子束(12C6+)对深部肿瘤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关键词:重离子;肿瘤;临床研究;局部控制率中图分类号:R818文献标志码:A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661引言伤肿瘤细胞[3];相对生物效应RBE(Relativebiologicaleffectiveness)值大,与常规射线相比,造成肿瘤细胞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杀手之一,近些的损伤更严重[1,4]。它已经被誉为是21世纪最优越的年肿瘤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美国癌症协会

4、预放疗用射线[2]。计,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1500万新生癌症患者19世纪70年代,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出现[1]。由于肿瘤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放射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简称LBL)首先利用其高能同步回旋重离子加速器Beavalac开展 治疗中的IMR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GRT(Imageguideradiationtherapy)和生物影像技术等了重离子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到1992年有248

5、7名肿瘤患者参与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重离子束对于 一些优越的治疗手段逐渐应用到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以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所以放射治疗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2]。由于常规射线在辐肿瘤的控制率比常规射线高出2∼3倍[3,5]。近些年来,受日本和德国重离子束治癌临床疗效的影响,美国也开始研究利用激光加速重离子的小型新型加速器[2]。 照过程中存在着天然缺陷,如深度剂量分布呈指数衰日本是世界上拥有重离子治癌和医疗专用设施最先进 减形式,在抵达肿瘤细胞的同时,射线入射通道周围的健康组织都会受到较大损伤[1],

6、所以人们便积极地的国家。1993年,日本在千叶县(Chiba)建造的重离子医用加速器(Heavy-IonMedicalAcceleratorinChiba, 寻求出一种更优越的放疗用射线——重离子束。重离子属于高LET(Linearenergytransfer)射线,在射程末简称HIMAC)用于癌症治疗和放射医学、放射生物学端拥有一个陡峭的高剂量Bragg峰区,最大限度地杀研究,成立了专门从事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国立放射收稿日期:2012-08-09;修改日期:2012-09-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7、(973计划)(2010CB834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283)作者简介:杨立娜(1987–),女,辽宁锦州人,在读博士,从事放射生物学研究;E-mail:yangln10@lzu.cn.通信作者:王小虎,E-mail:xhwanggs@yahoo.com.cn第2期杨立娜等: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167·医学综合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RadiologicalSci-束流三维扫描的适形和调强治疗,以至于对周围健康ences,简称NIRS),配有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及束

8、流传组织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并可实时在线监测重离子输系统[2,6]。到目前为止,用C束治疗各种肿瘤患者在体内的射程和照射剂量等动态[4]。近6000名[7]。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联合海德堡大学医院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在海德堡建造了3重离子束放射生物学研究一台重离子束专用治癌装置,于1997年开始进行临床与常规低LET射线辐照相比,重离子具有较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