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

ID:25169935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第1页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第2页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第3页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第4页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底大桥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探讨论文.freel(横桥向)×2.5m(顺桥向);墩高分别为72.0m和69.0m,均采用翻转模板施工。2.2翻转模板构造投入4套翻转模板进行薄壁墩的施工,.freel,墩柱首次施工一次性浇筑4m节段,以后均是2m一个周期,每完成一次砼浇筑,翻转安装下面的一组2m模板,并留最上面一组2m模板作为翻转模板的承重支撑结构。2.3主桥墩身施工主桥墩身平均施工周期每2m高度为3天,即每安装一次劲性骨架、钢筋、模板和浇筑一次砼为一个周期,基本3天为一个施工周期,要保证平均每天施工

2、0.7米,考虑到其他不可预见的因数,72米墩身施工时间为120天。砼采用索吊吊装,平均吊装能力为7m3/h。3.挂篮悬浇施工3.1挂篮拼装0#、1#块施工完毕后,拆除托架,利用索吊拼装挂篮,首先将主桁在已浇梁段上拼装就位,然后拼装底篮,利用卷扬机将其提升悬挂就位,最后完善安装起吊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准备悬浇施工,主桥上部施工投入2套共4个挂篮。3.2挂篮的组成根据要求,挂篮的自重(包括模板)不得大于最大梁段的0.4倍,即挂篮自重(包括模板)加全部施工荷载不得大于548KN,55.92吨,所以在选

3、择挂篮形式时,选用结构轻巧、受力合理的三角形挂篮,杆件基本采用大截面型钢,以保证挂篮的刚度。挂篮拟由专人设计,并交有资质的厂家定做,重要受力构件进行探伤检验,并出具探伤检验报告。每台挂篮包括主桁、吊带、底篮、外侧模、行走系统、锚固系统等,每只挂篮重48.8吨。3.3挂篮预压静载试验挂篮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模拟预压。挂篮预压的目的:验证挂篮的稳定性,得出挂篮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预压荷载为最重梁段自重的115%。考虑到该桥为直线桥,承台施工时已提前埋设了预埋件,预压时通过钢绞线与在承台上预埋件施加反力,

4、每台挂篮均在主桁前吊带上锚固钢绞线,每个吊点采用6根Ф15.24钢绞线施压,主1#墩施力钢绞线长按75M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为44cm,千斤顶固定于承台预埋件上,采用2台250型千斤顶,挂篮两边同时对称进行预压;张拉前每根钢绞线调直并预加5℅张力,以防每根钢绞线受力不均而拉断。预压之前,在每台挂篮的前上横梁上、底模板各建2个观测点,涂上油漆。预压过程中要作好观测,同时计算出各阶段的理论沉降量,实际沉降量与理论沉降量的差值不得大于10mm(10mm为预测的非弹性变形),测量人员要密切观测,如发现异常现

5、象,立即终止预压,查找原因。4.边跨合拢段施工4.1高墩连续刚构桥边跨合龙技术,利用在中跨和边跨配水池平衡刚构桥悬臂重量,以避免混凝土产生较大破坏内力应力,并取消传统搭设落地支架施工方案,直接利用挂篮底平台直接把刚构悬臂梁13号段、14号段6.34米长作为整体现浇段进行浇筑施工,没有采用先施工边跨4米14号段在进行13号段(2.34米)合龙段施工合拢方法。配重加载顺序是影响全桥受力和成桥线形的关键环节,树底大桥过渡墩最高为63米,采用落地支架现浇的方案难于实现,且合拢段较长(6.34米),因此边跨合拢

6、采用吊架施工,利用挂篮底模平台和滑梁架,2#T构中跨恻挂篮先拆除,合拢时先边跨后中跨:即先进行主2#T构边跨合拢,然后进行主1#T构边跨合拢,最后进行中跨合拢。树底大桥13、14号段为边跨现浇段,施工时一次浇注,其中13号段长4米,砼方量35.46方,重92吨,14号段长2.34米,砼方量26.05方,重68吨,13、14号段总长6.34米,总重160吨。为保持混凝土浇筑13、14#块过程中T构悬臂重量保持平衡,在边跨和中跨12号配重(配水池),按浇筑混凝土重量同时相应卸除T构边跨端的压重(即放水池内

7、水)使砼浇注过程中T构悬臂重量保持平衡。4.2合拢方案底模支撑直接利用挂篮底模平台,一端吊于12号梁段上,另一端搭在过渡墩上,由于过渡墩顶到箱梁底净空高度只有45.6cm,采用定型钢模不易拆除,箱梁底模位于过渡墩墩顶部分采用竹胶板;为方便拆模,支座安装固定后,过渡墩四周用M10砂浆支撑底模,砂浆内充填砂子并夯实,以防模板被砼压重而下沉。翼缘板外模渐变段部分及平模部分采用钢模不易加工,也采用竹胶板;腹板及底板为定型钢模;内模为组合钢模。翼缘板及腹板模板支撑利用挂篮外滑梁一端吊于12号梁段上,一端支撑于过

8、渡墩顶上,详细情况参见边跨合拢侧面图(略)。4.3卸载方式在吊架上浇筑13、14#块砼,按浇筑混凝土重量同时相应卸除T构边跨端的压重(即放水池内水)使砼浇注过程中T构悬臂重量保持平衡。该过程卸除重量为P2=69.9吨(含水池重)。为准确卸载,在水池内立标尺,并计算出单位高度水的重量。当砼强度达90%以上时张拉底板束和顶板束钢绞线,张拉次序先长后短,张拉时两边对称进行,张拉完毕即进行注浆。张拉时先张拉底板2束钢绞线(单数为2束、对称为1束),经现场监控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