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

ID:25183056

大小:1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_第1页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_第2页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_第3页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_第4页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交流试卷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分析报告总体评价:2010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统考演练版一)·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是符合我省高考考试说明的,体现紧跟高考历史信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过渡特点。历史试卷难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难易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广泛但不局限于教材,学生答题容易但得高分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本份历史试卷完全体现安徽省高考新课改精神要求,是一套难得的高考历史模拟卷。一、考生答卷分析1、抽卷数据分析(随机抽查50本,1815分)题目总分平均分得分率难度系数第12--22题442463.6%

2、0.63第35题2211.351.4%0.51第36题3424.461.2%0,622、考生答题分析通过召集部分学生座谈会,我们了解考生对客观答题的解题思路。通过抽样了解和阅卷老师反馈交流,我们得出对考生主观试题答卷的基本分析。选择题第12,14,19,14,16,17,20题相对得分率较高。第13题选项中第1选项容易排除,第2第3选项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第4选项关于书画风格学生较难获取信息。第15题学生审题容易看到大学堂是政治改革产物,容易忽视大学堂招六批学生的有效信息。因此选A项较多,如果获取材料信息可用排除法。洋

3、务运动不是政治改革产物,戊戌变法很快失败,民初不可能保留大辫子,由此得出答案为C。第18题学生审题忽视从整体观来看待科技革命,由此学生直接得出从生产力角度思考选A。第21题学生关于时间大体把握不准。第22题反映学生读图能力有限和对重化学工业率概念理解不够。第35题第(1)问“以戊戌变法为例,说明中国启蒙思想具有什么特点?”该问得分均在1分左右,普通答出“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大同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学生想不到是把西方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这说明学生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相对得分较

4、高,存在问题是学生写不全报刊名称和没有报刊作用同救亡图存。第(3)问“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致力于建立‘仁政’政府的”?学生得分在6~8分,难以全面得出内容。学生首先理解‘仁’的含义即和谐关系,然后理解联系孙中山革命事迹活动。学生能够答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容易忽略《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内容。这反映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第36题第(1)问学生得分较高,学生容易归纳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9·11”事件发生原因,但恐怖主义反映国际形势和平和动荡,紧张与缓和,国际合作联合反恐等方面内容,学生

5、答不全。第(2)问“你对上述结果有何评论”学生得分较低,均分2分不到。学生对历史分类知识和难判断,能够答出重大事件的世界性意义,但认识其中不足之处寥寥无几。二问之间的因果关系学生很难看出,但不是太影响后面答题效果。学生不太注意分值,答案要点过多。第(3)问学生容易归纳二人在制度创新的相同处,但外交方面学生答案较零散。第(4)问学生容易答处答案。总体归纳学生答题存在问题:(1)乱涂乱划;答题程序不规范,即先回答什么后回答什么搞不清,思维混乱;表述内容不规范,口头语言较多。比如:恐怖主义说成是邪恶势力。(2)基础知识不牢

6、,概念模糊不清。比如:学生维新变法时期报刊名称写不全,孙中山革命活动归纳不全。(3)学生不能充分地从试题本身所包括的信息去领悟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解决问题。比如;理解孙中山如何建立“仁政”政府。二、试卷特点试题考查主干特点之一:“考查基础知识不变。第12题考查中国政治演变特点,第13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特征,第14题考查1784年中西方的社会对比特征,第17题考查希腊民主思想,第19题考查科技成就,第35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特点和报刊,孙中山革命活动等。以上知识都是历史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试题考查主干特点之二:试题设

7、计体现课改精神。巧妙设置情景,充分运用名言,漫画,图片,诗歌,新闻材料等大量生动活泼素材。学生运用归纳隐性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比如:列举孙中山如何致力于建立“仁政”政府。特点之三:关注热点不变,与现实联系紧密。本次历史试卷对热点问题的考查不是很显性,而是隐性介入,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比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增加中国等相关内容,凯恩斯主义和美国现阶段政策。特点之四:所占文科综合试卷分值保持不变,知识分布比较合理。历史试题在文综卷中仍然保持为100

8、分,其中必修占90分(政治史占32分,经济史占30分,文化史占34分),选修占10分。试题考查主干特点之五:答案设置体现以人为本,贴近中学生实际水平,鼓励学生创新精神。比如:评价报刊积极的作用,增加候选事件内容等。三、后期复习建议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依据课本指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课本知识体系化,即要搞好通史复习,又要搞好专题史复习。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