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ID:25205588

大小:808.0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1-18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_第1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_第2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_第3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_第4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5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013)13.上阕写景,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14.“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景图。  评分:本小题2分。答出4个意象得1分,“色彩斑斓的秋景图”1分,意思对即可。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纠缠不休的怀乡之

2、情和羁旅之思。 评分:本小题3分。抒情方式1分,思想情感(怀乡之情、羁旅之思)2分,意思对即可。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__,尾联抒发了作者_的感情。(2分)1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________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

3、201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8.这首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9.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进行简要赏析。(3分)①“聚”,群山从四面八方聚集;“怒”,气势强盛、猛列,发怒;(1分)②这两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外有黄河拱卫、内有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的特点。(2分)(3分。意思对即可。)对劳动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1分)对统治阶级的怨恨。(1分)(2分。意思对即可。)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内容1诗歌的思想内

4、容2作者的感情和观点态度。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前提都是“读懂”古诗词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5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6、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6积累典故,随诗释义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一、主题归纳七――

7、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内容/情感题目作者朝代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夜雨寄北》李商隐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水调歌头》苏轼宋《武陵春》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