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

ID:25207504

大小:70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_第1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_第2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_第3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_第4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体系与融资平台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演变 与融资平台转型2014.122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及其债务融资方式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费用支出与服务收入之间出现时间和规模不匹配的情况下,融资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包括行政支出在内的纯公共物品主要依靠税收收入来筹集资金;教育、道路、桥梁、供水、排污处理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则主要依靠税收、规费收入和融资渠道。债务融资成为现实中政府惟一的融资选择银行借贷资产证券化债券融资我国投融资体系发展演变1、拨改贷(1979年开始试行,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责任制)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形成一个初步的

2、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投融资体系一是转换行政性投资主体,由单一的中央投资模式向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的模式转变。二是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相继开始出现。国有企业开始拥有自主的投资决策权,国有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之一。我国投融资体系发展演变3、1992年开始至1997------开始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一是将各类建设项目细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三类,并重新确定其主要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二是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规范投资主体风险约束机制。*包干制——以包干协议为基础的投资

3、制度;*代建制——由第三方介入的项目投资与建设制度;*BT模式——投资-回购的投资方式。三是开展“贷改投”试点工作。(缓解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四是组建政策性银行。五是各种城投公司、交通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开始出现。我国投融资体系发展演变4、1997年开始至2008------地方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开始成立诸如国资经营公司、开发投资公司、城投公司、交通公司等一系列的投融资平台,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土地增值收入等资产作担保,向银行“打捆贷款”。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织架构也发生了变化(集团化、多元化)。我国投融资体系发展演变5、2009年开

4、始至2014--------地方投融资平台数量迅速膨胀及规范发展文件和中央代发的地方债问世开始(1)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贷款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盲目贷款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如资产负债率高、融资渠道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增加。(2)国务院正式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清理债务、落实还款来源、加强信贷管理、严控政府违规担保、)(3)中央代发地方债2009年初,《国务院关于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是国务院第一份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名的通知文件。按照《国务院代理

5、发行地方债券的通知》、《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暂行办法》以及《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三份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地方债不仅要由财政部代发,也要由财政部代为办理偿还手续。并明确要求,只有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名单见后页)具备通过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资格,而地级市、县级市都禁止发行地方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冠以发债地方政府名称,具体为“2009年XX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债券(XX期)”。债券期限为3年,利息按年支付,利率通过市场化招标确定。地方债券,中央代发不代还。中央只是起到“担保”的作用,筹集资金的对象将是区域性的,并且与使

6、用范围对应,专发专用。返回中央代发地方债我国投融资体系发展演变6、2014年5月至今-----试点地方政府债券、新预算法、国发43号文为地方政府建立限额举债融资机制(1)按照市场化原则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14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2)新预算法的通过2014年8月31日,人大通过的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职能在在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措资金。主要规定包括:一是限制主体;二是限制用途;三是限制规模;四是限制方式;五是控

7、制风险;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我国投融资体系发展演变(3)国发43号文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国发43号文。文件精神概括为:1、一个机制约束政府负债2、两个思路解决债务问题3、三条界限划分责权主体一个机制约束政府负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对之前粗放式的政府债务进行约束。“借”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借主体和形式。只有经国务院批准,省一级的政府才可适度举借债务,市县一级政府举债需要通过省

8、级政府代为举借,政府债务不能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其次,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通过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解决公益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