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认识论》ppt课件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

ID:25214054

大小:3.6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18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_第1页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_第2页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_第3页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_第4页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认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第一次飞跃再实践第二次飞跃再认识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感性直观理性思维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1、感性认识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硬!红!甜!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

2、+……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感性认识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知觉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心动还是图动?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F=GM1M2/R22、理性认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水果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水果

3、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帝国主义是反动派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感官得到通过思维抽象得到直接

4、性、生动性、具体性间接性、概括性、抽象性表面的、外部的内部的、本质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低级阶段高级阶段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唯物论魏格纳“大陆漂移说”舍罕王赏麦舍罕国王:当然可以……?!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觉这花是红的

5、判断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英国哲学家培根方法论:反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经验论”——经验主义“唯理论”——教条主义理论上:实践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依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割裂两者关系唯理论教条主义经验论经验主义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谷开普勒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二)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的观念模型,以观

6、念形式进行模拟实践或实践预演。理性认识实践观念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中间环节;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理论要回到实践当中去,还要为群众所掌握。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

7、条件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经历了8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方法论: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反复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试点实验虚心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智慧宣传动员群众推

8、广成功经验转化为群众的行动方法论: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