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外固定技术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

ID:25231520

大小:2.61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1-19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1页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2页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3页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4页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夹板外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广南县中医医院骨外科戴应昭使用历史晋代葛洪的《肘后救卒方》中最早记载竹片固定骨折的治疗方法,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到隋唐时得到推广,孙思邈《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都转载了葛洪的“用竹片夹裹之,勿令转动”和“重布夹裹”的固定技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第一部伤科专著,记载有固定患肢主要使用杉木皮夹板,并从制造、包扎技术和具体运用都作了说明。《世医得效方》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系统整理了元代以前的伤科成就,记载有用杉木皮作夹板外固定骨折端。构造小夹板的构造:A、柳木或彬木块B、棉垫C、棉布棉垫棉布木板各种小夹板

2、扎带衬(压)垫压垫:用得最多的是平垫、分骨垫等,此外如塔形垫、梯形垫等。压垫使用方法A两垫固定法:适用于有侧方移位的横断骨折。骨折复位后,两垫分别置于两骨折端原有移位的一侧,以骨折线为界,两垫不能超过骨折线,以防骨折再发生侧方移位B三垫固定法:适用于有成角移位的骨折。骨折复位后,一垫置于骨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另两垫置于尽量靠近骨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成杠杆力,防止骨折再发生成角移位。分骨垫有防止并排列骨折再移位作用,如:尺桡骨、指骨、趾骨骨折。夹板固定的几种形式A、夹板局部外固定。B、超关节夹板固定。C、夹板固定+支架。D、夹板合+骨牵引。夹板外固定的原理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

3、理功能出发,通过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压垫对骨折断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肢体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复,达到平衡。夹板固定的适应证A、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骨折因大腿肌肉有较大的收缩力,常需结合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B、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C、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小夹板固定要求1、换药时体位正确,下肢换药时要垫木垫、必要时垫腰板。2、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法、“8”字包扎法。3、内层用6cmX8cm绷带,内层绷带与夹板等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8cm绷

4、带,上肢骨折外层用6cmX6cm绷带。(小儿下肢骨折外层用6cmX6m绷带,上肢骨折外层用4cmX6cm绷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绷带)。小夹板固定要求4、内层绷带平板端,绷带的松紧度适宜,外层绷带能上下移动1cm。5、骨突部有棉花垫保护。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绷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间、再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夹板包扎方法正确。小夹板固定要求8、外层绷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头留1.5cm,结头结实。9、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10、伤肢指(趾)端外露(有伤口除外),指(趾)端清洁,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小夹板固定适用

5、范围小夹板固定治疗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对一些关节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部适宜小夹板固定治疗禁忌症A、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B、感染或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甚至有水泡的四肢骨折。C、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D、躯干骨折。E、固定不易稳定的骨折。固定前准备工作准备夹板、药膏、压垫、扎带、绷带、剪刀等。操作方法A、外敷药膏B、放置压垫C、按放夹板D、扎带捆扎固定E、调整扎带松紧度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A、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B、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固定后1-4天内更应注意肢端动脉的搏动情况以及肢体(

6、尤其末梢)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情况等。若发现有血液循环障碍,必须及时将扎带放松,如仍未好转,应拆开绷带,重新包扎。C、若在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D、注意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患肢肿胀消退后,夹板也将松动,故应每天检查扎带的松紧度,及时予以调整。E、定期作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动,特别在复位后2周内要勤于复查。若再发生移位,应再次进行复位。F、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G、解除夹板的日期:骨折复位情况。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X线片。其它:如骨折处的血运以及

7、伤肢的皮肤是否好,患者体质、年龄等。主要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Smith骨折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以Colles骨折为例物品准备:夹板、药膏(纱布块代替)、压垫、扎带、绷带、剪刀物品准备项:药膏、绷带、压垫、夹板、扎带、剪刀一牵(引)一助二助牵引手法体位:患者平卧或坐位,肩外展90度。一助:一手握患侧拇指,另一手握其余四指,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二助:双手握患侧肘部相反方向牵引。牵引力度:缓慢、持续、充分。患者体位摆放:术者完成,口述:“肩外展90度”(分)。助手牵引手法:一助:一手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