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ID:25232431

大小:7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8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本课学习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1、积后面有2个0。2、积后面有1个0。3、都是用0前面的数先口算相乘。针对以上简单梳理,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添“0”上,根据孩子们自己探究两个不同的乘法以及自己发现添0的方法。再加上孩子们的比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学生基本能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有的孩子整十数乘两位数中的个位容易忘记乘,经过类似反复练习,孩子们已经弄清楚积的后面到底有几个0并能正确的口算出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查找并纠正错误,并且将这部分知识练习熟练,为后面教

2、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行巩固。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有的孩子用口算的方法,有的孩子用竖式的方法。其中不少用竖式的孩子是直接写出得数而没有计算过程的,说明这些孩子还没能很好的理解算理。此时,我请了几位孩子上台书写自己的方法,先请口算的孩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再请笔算正确的孩子说他的计算过程,同时,我注意引导

3、学生进行观察表达,让学生们理解笔算的计算过程。最后在比较台上错误的笔算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3层计算。学生还未能熟练掌握时,往往会出现运算第2层时把算乘几十当成算乘几,或者将因数弄混淆导致出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学生书写竖式时,我要求孩子们将算理一并书写在算式的旁边,便于孩子记住自己该算哪一步,便于孩子们在思维混淆时能理清运算的顺序,在检查时便于发现错误。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本节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小组

4、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生动的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2.注重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教学中,没有直接给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图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5、,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再进行交流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3.本节课的习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体会到掌握新知的喜悦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几点上出错:1.用第一个因数乘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时,个别学生还没理解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在上节课讲解算理时,学生把理与法分开理解的,理是理,法是法,没有融合在一起理解。2.虽然讲解时,进位问题做为重点处理,进位该写在哪里,写多大合适,什么时候加,都讲的很清楚。但个别同学数字较大时还是忘记进位或进位算错。3

6、.个位与十位乘完后,应该是加起来,有些同学还是乘法。-出现上面的问题,我觉得必须从让学生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上入手,给学生一个探索的平台,让他们有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来提高计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1.讲解计算过程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2.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的提高。这几天的课堂上,学习过新知后,请这些学生上黑板前板演,共同纠正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3.将学生做题中的错例作为课堂练习题。4.请学生找出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原因。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末尾有0的乘法解答起来简单、有趣,根据0的个数的不同而进行不断

7、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5题中,学生乐于去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思路也比较活跃、开阔。联想十分到位,迁移能力较好。经过以前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归纳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中有个别同学的总结十分到位。乐于学是数学学习中比较难调动起来的,在枯燥的计算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反复的计算中要翻些花样,上出新意,上活,让学生喜欢,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来就课堂的效果来看,本节课的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估计应该比上一节课要好,但从作业的反馈上来看,计算的正确率着实令人担忧,数位的对齐,0的个数,个别学生仍比较混淆。5《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这部分内

8、容是学生首次接触条件多于两个的解决问题,与其它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