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ID:2525962

大小:40.8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6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_第1页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_第2页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_第3页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_第4页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_第5页
资源描述: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被 动 红 外 入 侵 探 测 器Passiveinfraredintrusiondetector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入侵报警系统中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在性能、结构和安装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室内的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除符合GBl0408.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 引用标准   GBl0408.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3 术语   3.1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passiveinfraredintrusiond

2、etector   当人体在探测范围内移动,引起接收到的红外辐射电平变化而能产生报警状态的探测装置。3.2 敏感带sensitivesectors   在探测器光学图形中能够探测出红外辐射的区域。3.3 传感器 sensor   能将入侵引起的状态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探测器部件。4 技术要求4.1 性能要求4.1.1 灵敏度   人体参考目标(正常着装)双臂交叉在胸前,以每秒一步(约0.75m/s)的速度,在探测范围内任意处作横向运动,连续步行不到3m,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   在可探测速度0.3—3m/s范围的上、下限重复上述试验。   探测器产生报警状态时,其持续时间

3、应大于1s。4.1.2 探测范围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任一探测器的探测范围不应小于制造厂技术条件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规定值的25%。4.1.3 报警状态后的恢复   产生报警状态后,参考目标停止移动,探测器应在10s内恢复到正常的警戒状态。4.1.4 工作电压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优选12VDC。4.1.5 电源适用范围   a. 探测器在额定直流工作电压的85%~125%的范围内变化时,不需要调整而能正常工作,且性能指标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b. 探测器在交流供电时,应符合GBl0408.1中的4.2.5的规定。4.1.6 抗小动物干扰   当探测器安

4、装在制造厂推荐的使用高度时,在探测范围边界内不同距离的地面上移动一直径为30mm,长度为150mm,具有与小动物(例如啮齿动物)类似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圆筒,探测器不应产生报警状态。4.1.7 电缆线的保护   若探测器的传感器与处理器不在同一机壳中,则其连接电缆应被视作探测器的一部分。当电缆线发生短路或断路时,处理器本身在10s内均应产生报警状态。   .4.1.8 步行测试指示器   .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在其适当部位应配有步行测试指示器,在测试时应有灯光显示。在安装及调试后灯光可以关闭或遮挡。4.2 环境适应性要求4.2.1 探测器在温度为一10~+40C,相对湿度

5、小于或等于93%的工作环境下,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4.2.2 探测器对低温、湿度、冲击、振动等的适应程度应符合GBl0408.14.3条中I组的规定(高温试验可不进行)。4.3抗干扰要求   *4.3.1 抗灯光干扰   按规定安装的探测器,在正常的灵敏度和探测距离内,受到3m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时,探测器不应产生报警状态。4.3.2 抗背景温度变化   背景温度为25±112,并以1℃/min的速率上升至40±2℃时,探测器不应产生报警状态。4.3.3 抗环境影响   ·   探测器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规定和高度进行安装和调整时,不应受探测范围边界外任何移动物体及噪声

6、或建筑物震动的影响。4.4 结构要求4.4.1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机械结构设计应符合GBl0408.1中的4.1条的规定。探测器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中IP33的规定。4.4.2 探测器应有灵敏度调节机构和调节指示。探测器可以有改变敏感带方向的机构。4.4.3 探测器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4.4.4 探测器盒体内应有接线柱。接线柱和引线头应分别用数字、字符或颜色标志其功能。在接线柱或印制板上应有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检测点。   .5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5.1.] 为了进行试验,制造厂按GBl0408.1中6.3.2的规定提供一定数量的受试样品。5.1.2 探测

7、器视野中的背景温度在20~2512之间,并在测试过程中维持恒定。背景温度应均匀分布总变化不大于1℃。   相对湿度为45%一75%。5.1.3 为了功能测试的目的,探测器应安装在制造厂推荐的高度并按照制造厂自6说明置于最佳状如果给出安装高度范围,测试应在最高和最低的设定值进行。5.1.4 测试时可固定探测器而移动参考臼标.或固定参考目标而转动探测器,在任一情况下经向距离的变化不应大于±5%。5.1.5 试验场地一般要比最大探测距离大1~3m,高度在2.5m以上。5.2 性能试验5.2.1 灵敏度试验   a. 试验目的:验证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