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ID:25275512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9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_第1页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_第2页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_第3页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_第4页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周子英,黄毅,周晓斌,米振华(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4)摘要:利用2003年和2009年两期的LandsatTM/ETM+遥感影像资料,结合GIS与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将湖南省醴陵市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7种景观类型,在ERDAS8.6、ArcGIS9.0和MicrosoftOfficeExcel2003软件支持下,从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面缘比、Shannon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方面对醴陵市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

2、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醴陵市土地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则在增加;从景观组分来看,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面缘比、Shannon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各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向着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与水域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人口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城镇扩张、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开发等活动是醴陵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GIS

3、;醴陵市中图分类号:F301.24;P901;P208.2(644LL)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5)04-0898-05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31收稿日期:2014-05-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7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D0102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2);湖南工程学院人才启动基金项目(2012)简介:周子英(1974-),女,湖南辰溪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旅游管理研究,()15274967

4、381(电子信箱)mfkm978@sohu.com。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coverchange,LUCC)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国家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3],景观格局与LUCC密切相关,以几何特征为基础的景观格局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出LUCC状态[4-6]。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Geosphere-BiosphereProgram,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HumanDimensionsProgrammeonGlobalEnvi

5、ronmentalChange,IHD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ClimateResearchProgram,WCRP)等在其LUCC研究项目中,都纷纷结合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空间结构进行预测[7]。湖南省醴陵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株洲市的一个县级市,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该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越来越复杂,其景观格局正遭受破碎化的风险。基于此,课题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基础[8],以遥感技术(RemoteSense,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

6、IS)技术为支撑,利用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和各景观组分的斑块面积、数量、斑块密度、面缘比、Shannon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多方面对醴陵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9,10],以期阐明各种景观组分间的特征差异,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评价景观破碎化程度;从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出相关调控对策,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使土地利用功能正向演替。1研究区概况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中段,地处北纬27°22′15″~27°58′07″、东经113°09′49″~113°45′43″区域,南北长约66.75km、东西宽约

7、58.51km,总面积为2.16×105hm2;因地处罗霄山脉西北边沿,使境内东北和西南呈隆起状,海拔自东北与西南向中部的渌江谷地依次递降,形成两个相对起伏的倾斜面;整个地貌轮廓分明,属江南丘陵腹地。醴陵市具有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较复杂等特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8.8%、27.1%、22.7%。全市现辖30个乡镇以及城区街道办事处;截止2009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为104.55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5%,全市GDP总量为211.33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81倍。2数据与研究方法2.1数据数据

8、主要有LandsatTM/ETM+影像资料(2003年和2009年)、1∶25万地貌类型图(1983年)、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2003年、2009年)、土地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