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

ID:25288976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_第1页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_第2页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_第3页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_第4页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应对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中考历史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并不意味着考试要求和水平的降低;相反,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所以在一定程上甚至可以说,考试要求实际上是提高了的。但是,在学生那里,很多人在一边听着老师讲应该怎样做的同时,仍然在另一边心存侥幸考试时,翻翻课本就可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中,除了向学生讲清道理外,也应结合具体的案例适时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做法。一旦学生从内心切实认识到这一点,也才会开始自己真正的历史学习。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依纲据本、夯实基础的道理。看中考生的历史课本会发现,几乎人人都

2、会在课本的边白处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地写满老师对有关问题的讲解要点或某些重要题目,期望万一考试时遇到会有的抄写。但是,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命题理念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历史课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试题中渗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能力、精神、情感和价值观却不能够提前写下来。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好历史,考个好成绩,首先要做的仍然是依纲据本和夯实基础。纲即课标,本即课本,然后熟记与理解各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形成能力。这里,掌握并理解基础知识是第

3、一位的,掌握是运用的前提,也是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有同学以为,知识点可以去书上找考试时很可能会没有时间找、知识点背过就行仅仅背过而不理解的知识是没用的死知识、只做到会用某个知识点解决问题就行了没有知识支撑的能力是假能力。单靠老师的讲解不管用,还要用事实说话,学生才会信服,这就是结合具体实例了。如下面这道2011年的河南中考题: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维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这道题目的题干在课本中找不到,课本只在叙述

4、《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时讲到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见,题目并未照搬教材评价而是进行了加工。换言之,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无法准确作答,而这是没有办法提前写在课本上的。  其次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各相关历史事件的有机联系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在初三最后的复习过程中,更应做到这一点。初三后期的全面复习是直接面向中考的。此时,与学生的能力建设相连,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照课标与教材,采用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方法做好各考点的梳理,在熟练识记的同时认真研究各考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或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以揭示某一历史时

5、段的主题线索和阶段特征,这对于学生融会贯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控主体知识结构是极其有益的。如横向比较世界历史中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日、德、意等国摆脱经济危机的系列措施并归纳即可发现美国与日本、德国、意大利的不同,前者以新政缓解机,后者则是对外侵略扩张。这种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事件所做的比较,非常有助于学生在对全面知识梳理的过程中有效构建自己的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并认知事件中的共性与个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分析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又如纵向比较中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的的几次重大的历史会议中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即可

6、对两者的相同点(形成领导核心、转折点、历史影响)和不同点(历史背景、议题、历史意义)进行比较,这样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两次会议的整体历史认知而避免知识仅停留于识记的层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并有助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运用比较法的关键是抓住比较的要素并突出主要方面。如前述对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即是如此。  三是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中建立有效联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就是以史为鉴、知古以通今;进而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以及初三复习迎考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命运,以时政背景为载体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知

7、,从而得以高屋建瓴的眼光来认知历史与现实,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深层关联;表现在中考中,时事热点、地方特色、时代感强的题目的频频出现也说明了这一点,如2015年的河北中考文科综合卷第30题以四则资料涉及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来考察学生对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对外开放国策的基本认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就是明显例子,而这也正是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其次是帮助学生梳理一些重大的时政热点问题并辅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以体现历史对于现实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把控这些重大时政问题背后所能体现出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分析

8、。比如重大历史事件的若干周年庆祝或纪念活动,与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分裂相关的重大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