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

ID:25298448

大小:60.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_第1页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_第2页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_第3页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_第4页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笔迹心理分析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笔迹心理分析法   2011-06-06笔迹特征的分类  最常用的笔迹特征分成七大类:   一、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重压力者表明其生命力强、自信、专横、顽固;轻压力者则说明书写人敏感、主动性差、缺少勇气和抵抗力,  二、笔画的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书写一笔一画的标准型反映了办事认真、通情达理、纪律性强的心理特点;笔画有过分伸展、夸张的书写方式则反映了爱虚荣和随时想引起别人注意的心理特点  三、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大字型的书写是情感强烈、善于表现自己和自我为中心的体现;小字型则反映了精力

2、集中、细致、焦虑和自我压抑的心理特点   四、连笔程度反映着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连笔型反映出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和恒心;不连笔型则反映了有分析能力、比较节制和独立性强的个性特点   五、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与社会关系的反映。字行上倾表明书写人热情、有勇气、有抱负;字行下倾则反映了情绪低沉、悲观、失望、气馁的心理特征   六、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缓慢型是小心谨慎、遵守纪律和思维速度慢的反映;快速型则表明反应快,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强和恒心不足   七、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着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占有方式。它包

3、括字距、行距和页边空白几方面如果整篇字向左页边靠,就反映出留恋过去,追求安全感和对未来勇气不足的心理状态;整篇字向右页边靠,则是向往未来和有勇气面对未来心理特点的反映笔迹分析。  目前在欧美国家非常盛行,它的理论体系已日臻成熟。 笔迹分析的理论根据 医学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与双手是息息相关的,手部活动是人体最复杂的活动,脑部活动大部分为手而设,手能通过许多方式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状况书写便是手脑联合的产物学者们从这一角度出发而普遍认为,笔迹就是脑迹,字迹是大脑的书写人在书写时,与其说手在写,不如说是大脑在写指尖的各种运动

4、形式只不过是人内心世界在无意识下的一种不加修饰的流露,是被传递到手指上的无意识的思想就像指纹能证明一个人的个体特征一样,写字时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能反映出每个书写人独特的个性所以说,通过笔迹可以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笔迹分析的历史笔迹分析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我国西汉末期,易理学家扬雄就指出:“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为焉即通过一个人的笔迹,可以知道他品德的优劣和心地的善恶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得更具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即“字如

5、其人”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唐太宗临写书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写“戬”字时,正好看见正南走来,便只写了“晋”,让世南补上“戈”字第二天,太宗把字拿给魏徵看,想听听他的意见魏徵看后说:“圣上之作,惟戈法似世南”太宗听了,自叹与世南相距很远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书法大家傅山的大儿子擅长书法,并一直学习父亲的字体,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一天,他的大儿子故意将自己所写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别傅山看到后,误认为是自己所写,暗暗吃惊,笔力沮丧,中气已绝,莫非大去之日不远?心情非常不安过了不久,他的大儿子突然死了悲伤之余,他又拿起那幅字,细

6、细分析,才知道是儿子所写 西方学者们认为,第一位提出笔迹学的学者是意大利人巴尔蒂他于1622年发表了《根据书写字迹判断人的性格》一文,但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法国人米雄是笔迹学的最主要创始人,是笔迹分析学的奠基者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将书写中的各种现象作出了归纳于1872年在巴黎正式出版了他的专著《笔迹学的体系》其后,法国人雅曼将笔迹分成七大类、175个小类,发展了米雄的理论,并使其更科学规范被人们称作“现代笔迹学天才”的瑞士苏黎世大学讲师普尔凡,则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空间的象征形式运用到了笔迹学中  笔迹形成的心理因

7、素书写活动和人的其他任何活动一样,同时伴随着心理现象。如:人在处理以视觉、听觉方式呈现的言语符号时,用眼睛看,耳朵听,这就产生了感觉和知觉;学习文字和书写又需要记忆、分析和思考;若要感知清晰或记忆,思考必须高度集中。同时,人在书写时总伴有一定的态度,如欣喜、悲哀、冷漠、愤怒等,这就是情绪;书写的进行又要有下决心和克服困难内部过程,这就是意志。伴随着书写而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现象: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个性以及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在内的个性心理特征,对笔迹的形成无不产生重要影响。那么,产生这种影响的根源是什么?辩证唯物

8、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即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它既受外界事物的制约,又受个休的全部经验及其全部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并且通过他的活动而实现。书法史上常论的“晋人尚韵,唐人倘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即说明了书写风格与特定的社会因素的关系。个性心理特征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