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

ID:25313903

大小:62.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_第1页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_第2页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_第3页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_第4页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排课系统需求分析学校排课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自动排课系统的实践     孟昭文  许 彦  郭 新    (北京城市学院计算中心课表管理系统课题组 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介绍了高校机房排课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重点阐述了自动排课的策略,并给出了实施方案。  关键词:自动排课;计算机      我校计算中心为校本部各个学部提供共同使用的计算机实验室有16个,其中包括13个计算机软硬件模拟实验室和3个英语听力实验室。为满足近10个学部各学期计划的每周200多个班次的上机实验需要,我们每学期开学前都要花费很大精力安排上机实验课程表,同

2、时为满足各学部平时频繁调课、加课的需要,还要设专人不离岗,接听电话、登记调课情况、调整课表。为了减轻人工排课劳动强度,并方便用户提交上机学期实验计划及平时加课、调课工作,我们采用JSP技术开发了计算机实验室课程表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计算机自动排课和网上申请加课/调课等子系统。其中自动排课是比较困难的,完成一个适用的计算机排课系统,不仅需要找到一个适用的算法,还需要借鉴好的经验和策略。本文就有关计算机排课的策略与实施方面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一、高校排课的问题    高校的课表安排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它涉及

3、几十甚至上百个专业、几百门课程、几百名教师的合理安排。然而教室、实验室等资源又有限,更给排课增加了难度。在整个排课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了冲突,其中包括上课班级、所开课程、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5个方面在排列组合中所发生的冲突与矛盾。班级多、课程门类多、教师少、教室少是发生冲突和矛盾的重要因素。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人们自然想到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排课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在理论上论述了课表问题是NP完全的。但由于现代计算机尚未找到解决NP完全问题的多项式算法,此后的研究

4、便更多地转向经验方式。我国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许多研究,特别在应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好的排课软件,如清华大学的TISER和西安交大的一个排课系统。它们在实际应用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是很好的人/机交互式排课系统。但从目前情况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更为完整有效的自动排课算法还处于研究阶段。我校计算机实验课排课与一般高校排课存在共同性与特殊性。    1.共同性    上课班级多:我校每学期一般有200—300多个班次的上机实验;    课程门类多:我校每学期固定在计算中心上实验课的有二百多个专业,每个专业至少要开设1门实验课

5、,有的要开设2—3门实验课;    教室少:计算中心有普通计算机实验室13个(若每个实验按半天计,则13个实验室每周最多可安排13x7x2=182个实验),英语实验室3个,共计16个。    2.特殊性    时间限制多:我校不仅上课班级多,而且上课时间还要受到各个学部各自排课制约,许多班级的上课时间被限制很少几个或唯一的时间段;    对实验环境要求高:我校不仅课程门类多,而且经常增加新的实验项目或使用新的软件,对实验室的软件、硬件要求不断提高;    实验室经常供不应求:我校实验室少,常常不够用。如上所述我们每周

6、最多能安排182个实验,而上报的实验常常要有200—300个实验,缺口比较大;    实验时间多少不统一:如上课时间多样性(不仅有单、双周的不同,而且有的只上半学期,甚至只上几周)以及上课时间多变性(调课频繁,临时加课或停课较多);    实验内容的不固定性:我校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变化,实验内容也就不断增减,新的应用软件也就不断增加。因而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就要不断变化,特别是一些老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就变得不能满足新的实验需要了。    我校的特殊性给我们的排课问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排课问题实质上是在传统排课经验的基

7、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探讨排课的思维规律和抉择方案。排课问题也可以归纳为组合优化问题。为了找到近似最优解,出现了许多方法,其中遗传算法是比较热门的一个。然而用它来解决排课问题尚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解决。针对我校计算机实验课与实验室的特殊性所建立的“计算机实验室课程表管理系统”(简称课程表系统),刚刚开始接触排课问题。    二、自动排课策略基本策略    总的想法是摸清底数、总体平衡、分类选优、逐步逼近。其实现过程如下:    摸清底数、总体平衡:排课前,首先对所提交的全部上机实验计划表进行必要的统计,以便摸清底数

8、,并在必要时通过修改计划,使需求总体平衡;    分类选优:根据经验和有关统计,进行必要的分类,并建立相关的“排课知识库”和“排课策略库”,制定选优标准;    逐步逼近:要求高的实验优先安排(比如只有极少数实验室可以安排的实验等),如果有限定时间的实验,则将其优先试排之后,再排其它实验。    具体做法是:    将限定时间的实验划分相应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