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

ID:25330471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_第1页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_第2页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_第3页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_第4页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蔡元培美育思想述略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民友,浙江绍兴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美学家和教育家。他始终关心美学学科的建设,大力推广美育,积极扶助艺术教育事业,其美育思想历久弥新,一直影响着今天的艺术教育事业。  一、从五育并举到四育健全  1912年,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明确阐述了五育并举的思想,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蔡元培指出,五育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不可或缺的,但它们并不是平分秋色的,而是必须以公

2、民道德为中坚,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以道德为根本①。蔡元培幼年接受的主要是传统儒学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熟悉。后来又留学德国,对康德、叔本华等美学思想也有深刻了解。这样他在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时就能够始终注意从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中汲取营养,并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来论证西方近代文化理论的合理性,进行比附。这就是他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成为教育以养成健全人格的理论基础。这里,他将道德教育放在中心位置,而美感教育则被明确定位在服务于德育,通过美育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他认为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养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②。而这种爱美之心正是通过美育培养的。  到了1920年,蔡元培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演讲中又提出四育健全的观点,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因为普通教育的宗旨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共和的精神,而健全的人格,内分为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所以,为了实现普通教育的宗旨,这四育是一样重要的,不可放松一项本文由论文联盟.L.cOm收集整理。尤其是美育,蔡元培在演说中特地对美育进行了强调:从前将美育包在德育里的,为什么审查教育会要把它分出来呢?因为輓近人士,太把美育忽略了

4、。按我国古时的礼乐二艺,有严肃优美的好处。西洋教育,亦很注重美感的。为要特别警醒社会起见,所以把美育特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四育③。实际上,关于四育的提法,王国维先生也曾提到过,但没有蔡元培阐述得这么明确。这样,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更独立和突出了。从五育并举到四育健全,蔡元培的目的十分鲜明,就是为了改造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但无论在四育还是五育,美育的目的仍然只是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④。这是由于不论何种教育,肯定是必须将德育置于优先地位。在蔡元培那里,只是美育的作用和价值更加突出,尽管最终目的还是为实现以德育为中心的全面教育服务。  

5、我们现在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方针,但是一直以来对美育的重视不够。学校美育工作常常因为智育而被忽视,甚至被取代,而形同虚设。我们从蔡元培对美育的论述中应该得到启发,认识到美育在对个人的身心发展上是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的。  二、以美育代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中影响最大的观点之一。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中直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他从情感教育出发,分析和比较了情感与美育、与宗教的关系,得出鉴刺激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之纯粹之美育⑤的结论。在蔡

6、元培看来,盖无论何等宗教,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而美以普遍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所以为了更好地陶养性灵,净化精神,必须以美育代宗教。而在此后的不同地方,蔡元培又多次重申和完善这一观点。如他在1921年《关于宗教问题的谈话》中提到文学、美术可以替代宗教;1928年在《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在西湖国立艺术学院开学式演说词》中说:现在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的心,就是以艺术来代宗教;而到了1930年,他在《以美育代宗教》一文中更系统地提出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

7、界的⑥,更完善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这一观点成为蔡元培先生最著名的观点之一。  综合来看,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是其自身思想发展的逻辑所致,也是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的结果。  首先,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对美的思想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美学观念者,基本于快于不快之感,与科学、道德都不同,美感在于鉴赏,故美学之判断,所以别美丑⑦;美又有普遍性和超脱性两种特性。基于此种认识,蔡元培对美育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⑧因此美育就要陶养感情。而美育之附丽于宗教者,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刺激感情,宗教又无

8、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⑨,因此宗教无法满足陶养感情的目标,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