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治验分析

丹毒治验分析

ID:2535323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丹毒治验分析_第1页
丹毒治验分析_第2页
丹毒治验分析_第3页
丹毒治验分析_第4页
丹毒治验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毒治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丹毒治验分析【关键词】丹毒治验分析丹毒是一种皮肤突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伴有发冷发热的急性皮肤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不同部位发生的丹毒各具有一定的特征。本例患者主要发生在颜面部,中医称之为“抱头火丹”,是由于患者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搏结,郁于肌肤或挟有风热,阴虚血热,毒热炽盛,内热火毒上聚于头部而引起,本文就一颜面丹毒的中医中药治疗予以辨证分析。1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因颜面红肿并发热10余天,于2006年3月11日来院初诊。10余天前开始发冷发热,前额、两侧眼睑及鼻梁部红肿,胸闷、心烦、恶心,因痛不欲进食,大便2天

2、未解,小便短赤。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颜面丹毒,经服药打针,体温稍降,但面部红肿未消。检查:体温38℃,颜面前额部、两侧眼睑及鼻梁部皮肤红肿,边界清楚,颜色鲜红,有灼热感。鼻梁中央部有多数小水疱,有些水疱破裂,糜烂、结痂。白细胞14.0×109/L,中性粒细胞87%,淋巴细胞13%。脉洪数有力,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西医诊断:颜面部丹毒。中医辨证:抱头火丹(毒热炽盛,阴虚血热)。治则:清热解毒,佐以凉血护阴。方药:银花40g,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5g,大青叶20g,板蓝根30g,赤芍15g,桔梗10g,大黄15g,黄芩15g,竹茹15g,滑石15g,鲜茅根50g。外用去

3、毒药粉100g,加冰片5g,研匀,温水调敷。3月12日,服上方1剂后,大便已通,胸闷已解,体温38.8℃,白细胞16.0×109/L。前方去大黄、滑石,加元参30g,黄连10g。3月13日,体温37.7℃,心烦、恶心已止,思饮食,面部红肿见消退,水疱干燥,结痂。3月16日,颜面部红肿全部消退,惟有两耳前后部位作痛,口渴思饮水,舌苔白黄,舌质红,脉弦滑。再以清热解毒,佐以养阴为法。方药:连翘15g,菊花15g,蒲公英15g,银花15g,龙胆草10g,紫草15g,生地50g,丹皮15g,紫花地丁15g,黄芩10g,赤芍15g。3月20日,服上方后症状皆除,白细胞恢复正常

4、,临床治愈。2分析与体会丹毒的名称首先见于祖国医学,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如染丹脂,伴有发冷发热,而且又为火毒诱发,故名为丹毒。根据其发病的部位,又有不同的名称:发于头面者称为“抱头火丹”;发于躯干者称为“丹毒”;发于两腿者称为“腿游风”;发于胫踝者称为“流水”。丹毒是皮肤或黏膜中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较少见。往往由于皮肤、黏膜极小的损伤(如针刺、抓伤、皲裂、虫咬伤、湿疹、脚癣等)。在全身防御功能降低,或春秋两季溶血性链球菌容易繁殖的情况下,容易发病。所以丹毒是春秋季常见的外科病之一。急性丹毒一般病程较短,抗生素、磺胺药的治疗效果较

5、好,但是有的病例由于耐药菌株感染,或机体防御功能的差异性,所以效果不满意。(责任编辑:)本例患者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较差,湿热毒邪较重,故病后10余天体温未降,面部红肿并起水疱,舌苔黄腻。因患者年迈,肾水亏虚,毒热化火,更加灼伤阴液,故见咽干、舌质红绛,内热较重,故大便干燥,两日未解。因此,阴虚内热为本病之本,湿毒热邪炽盛为病之标。就诊时患者仍发热不退,故应先治其标,重用清热解毒的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另用黄芩、大黄清里热以釜底抽薪;佐以赤芍、鲜茅根凉血活血、养阴生津;竹茹、滑石以清热利湿,桔梗清宣利咽而又引药上行。第一方服后,大便已解,里热见退,

6、但体温未降,白细胞仍高,说明毒热未解,故前方去大黄、滑石,加黄连(取黄连解毒汤中的黄连、黄芩)以解中焦、上焦之毒热;元参养阴扶正。服药后体温渐退,说明邪气已被控制,但患者口渴、舌质红,阴虚血热的内在体质状况又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3月16日以后重用生地、丹皮凉血养阴,赤芍、紫草凉血活血,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菊花、龙胆草清肝胆热。中医对丹毒的看法[1],一般认为血分有伏火(血热)是其内因根据,而火毒湿热为其外因条件,多于皮肤、黏膜破损时邪毒乘隙侵入而诱发。毒热较重,则见高热不退,或毒热入里而见神昏、谵语等症。内有血热,外受毒热,两热相搏,肌肤而见有水疱、渗液

7、;发于头面者多兼有风热或毒热较盛;发于胁下腰胯者多兼夹肝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热。临床上又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发病者以毒热盛为特点;慢性者往往是因为湿热兼夹而致,因为湿性粘腻,而且又为重浊有质之邪,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基于上述看法,在治疗上,急性期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凉血为辅,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芩、黄连、黄柏、丹皮、赤芍;伴有高热者可加生石膏、生玳瑁。发于颜面者加菊花;发于胁下者加柴胡、龙胆草;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防己;水疱明显者加车前草;若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热入营血的症状,就应按照温病的辨证法则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