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

ID:25354475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_第1页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_第2页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_第3页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_第4页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渎职犯罪的法律预防摘要:渎职犯罪的数量及发生原因,凸显了预防渎职犯罪之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犯罪主体个人视角,在自身法治意识不足等抽象因素外,身份不清职责不明引发的糊涂之举、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无知之幕、集体研究的避责之法等认识误区,是诱发渎职犯罪不容忽视的主客观因素,更是预防渎职犯罪大有可为的主阵地。而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和完善会议记录制度等具体措施的落实,可有效避免认识误区,从而取得预防渎职犯罪的效果。关键词:渎职犯罪;认识误区;法律预防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7)05-0104

2、-02最高检的工作报告有一组数据特别值得注意和思考查办受贿犯罪13210人,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13040人,也许大老虎带来的震撼更为明显,也许是媒体的聚光灯使之更为吸引眼球,社会公众总是更习惯于聚焦贪污贿赂犯罪。而渎职犯罪,对于这一类在涉案人数上与受贿犯罪旗鼓相当的职务犯罪,不仅在公众关注度上,更在我们进入标本兼治反腐败阶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犯罪预防层面,渎职罪可通过法律预防措施减少的犯罪数量更为显著。贪污贿赂犯罪作为一种贪利型犯罪,于行为人个人立场而言,除了加强规范和约束,似乎并无太多其他的预防措施。渎职犯罪则不同,尤其

3、是未徇私情、未谋私利场合下的渎职犯罪,涉案人员主观上往往不具有明显的犯罪故意,多见于因认识不当诱发的职务犯罪,甚至表现因某些意料之外的因素才卷入诉讼。对这一类犯罪,通过廓清认识上的误区,划清职责边界,进一步规范履职行为,可在预防渎职犯罪方面取得立竿见影之良效。一、诱发渎职犯罪的三大认识误区渎职犯罪数量居高不下更多地源于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而通过厘清认识误区,可在预防犯罪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一)身份不清、职责不明引发的糊涂之举渎职犯罪作为特定身份类犯罪,对犯罪主体的身份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定,作为一类职务犯罪,与行为人的岗位职责更是密不可分,而实践中

4、因身份不清、职责不明诱发的渎职犯罪屡见不鲜。虽然因误以为自身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而引发渎职犯罪的情形并不常见,但因对自身具体岗位和职责认识模糊不清,进而引发的渎职犯罪却是实践中引发渎职犯罪的重要因素。在笔者接触到的部分案例中,不少领导干部就出现了对自身具体的岗位职责、所属单位职责范围认识不准确的情形,对无端卷入渎职犯罪更是出乎意料。例如,在一起因超载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的问责案件中,该车途经的某超限超载车辆检查站和某交警巡逻中队的执勤人员均以玩忽职守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究其根源就在于未将查处超载车辆的职责履行到位,以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一严重后

5、果。不管是滥用职权还是玩忽职守,都根源于职,而不能准确厘清具体职责,对因职务行为引发的危害结果根本没有任何防范可能性,以致预防此种情形下的渎职犯罪只能追根溯源,通过厘清自身岗位职责,从而全面准确履行职责。(二)不谋私利、不犯徇私情的无知之幕受贿犯罪和渎职犯罪数罪并罚的情形,使得少数领导干部误认为,在不谋任何私利、不收受任何好处的前提下,即使存在不认真、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也不应追究渎职犯罪的刑事责任,行政处分或党纪问责就完全可发挥规范约束之效。从渎职犯罪的规制内容来看,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渎职行为,依然会侵害国家机关公务的正常有序执行以及社会

6、公众对国家机关的信赖,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对徇私舞弊犯渎职罪的,设置了更重一档的法定刑,一方面印证了上述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渎职行为依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另一方面,考虑到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的渎职犯罪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相较更低,设置更低一档的法定刑,亦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体现。固然,通过严格约束自身,筑牢法律底线,避免因贿赂犯罪诱发渎职犯罪是预防渎职犯罪的重要举措,而深化认识、规范职务行为,也是渎职犯罪预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三)集体研究的避责之法通过研究部分纪委通报材料和起诉材料发现,未组织召开会议未经集体研究决

7、定等成为部分领导干部被追究党纪处分或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甚至我国还有司法解释将经集体研究决定作为排除犯罪的一种情由。基于此,有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诸如对违法违纪行为通过集体研究开绿灯这是集体研究决定的,出了问题个人不担责等不当认识,希冀以集体研究的方式规避个人责任。集体研究是民主决策机制的具体形式,更是监督制约的规范机制,绝不能成为违法违纪行为的遮羞布,更不会因此改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实质,为违法犯罪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不管是《党纪处分条例》,还是专门的刑事法律规范,都已明确将集体研究形式实施的违纪或犯罪行为定性为集体违纪或共同犯罪,不存在因

8、集体研究这一形式而合法化之可能。集体研究也绝不可能成为规避个人责任的良方,首先,集体违纪和共同犯罪都设置了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相关行为人根据各自行为所起作用大小承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