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

ID:2535450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第1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第2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第3页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论文摘要:导课的形式灵活多样,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课题结合语言、神态等进行艺术创造,才能使学生从“跃跃欲试”到“意犹未尽”,以高涨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摘要:导课的形式灵活多样,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课题结合语言、神态等进行艺术创造,才能使学生从“跃跃欲试”到“意犹未尽”,以高涨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也是从课外到课内、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桥

2、梁。它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成功的课堂教学就要求有引人入胜的导入。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数学问题情境起着激发动机、诱导提问和引发思考的作用。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使教学内容、数学结论在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自然生成,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强加于人,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建立平等合作与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从而可发展学生外在的和潜在的学习

3、数学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做数学游戏,进入新课“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赫尔巴特语),好奇是探究的起点,新课导入若能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游戏,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譬如在新授苏教版必修1《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来进行导入。具体引入如下:(上课前教师预先在网上了一个猜数的小游戏)多媒体演示游戏,游戏规则:给定1~100这100个自然数。计算机随机给出其中一个数字,通过操作键盘,让学生去猜这个数。对于学生每次猜测的结果,计算机的提示是“对了”、“大了”或“小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

4、住了,一声声“大了”或“小了”,再加上多媒体画面,学生很兴奋,立即进入状态,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教师根据情况再适时抛出问题:“请问你们在10次内一定能猜出这个数吗?”立即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引发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经过试验、探究和分析得出只要利用“对半猜”的二分法思想就能猜出,进而引出了新课。三、开展竞赛,开始新课竞赛符合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竞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一开始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起来,此时开展竞赛活动,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其参与意识。开展竞赛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赛、男女赛、个人抢答赛、笔

5、头赛、累积积分等;这样,在紧张激烈的竞赛气氛中进行新课,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譬如在讲完了苏教版选修2-1《椭圆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后再来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本人就采用了小组竞赛形式引入新课,以相邻的两小组为一大组,比一比哪个组归纳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既多又准,哪个组能分析证明相应的性质。结果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从学生的思维量、知识量、题量均取得突破,但学生不觉得累,不知不觉地轻轻松松度过了45分钟!四、迁移知识,类比新课类比,是选择两个对象或事物(同类或异类),对它们某些相同或相似性进行考察、比较进

6、行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论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方法。譬如本人在讲完了苏教版必修5《等差数列》后再来学习《等比数列》一课时,就采用知识的迁移,用类比导入新课,依次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找到了学生学习的“固着点”和“最近发展区”,这样的导入显得自然、亲切,而不是强加于人,学生也显得易学、乐学,其数学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五、贴进生活,引出新课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课堂导入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充分开发与挖掘,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

7、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学生在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了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威力,激发了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情感,初步建立起学好数学是将来更好地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个人需要。总之,导课的形式灵活多样,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课题结合语言、神态等进行艺术创造,才能使学生从“跃跃欲试”到“意犹未尽”,以高涨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