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

ID:2536561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_第1页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_第2页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_第3页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_第4页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方法的比较【关键词】PCR;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培养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检测淋病奈瑟菌(NG)的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和NG培养法。对155例临床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15.5%,培养方法阳性率4.5%.。两者比较PCR方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对NG的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更适合,并且可有效减少假阴性。  [关键词]PCR;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培养  淋病是国内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病原体为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球菌,NG)。检测淋球菌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现在是

2、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和细菌培养法两种。2005年下半年我们对155例门诊疑似患者取样进行了这两种方式的比较,通过统计学处理认为FQPCR法提高了淋球菌检测的准确性,也减少了淋球菌的漏检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与采集        标本来源于我院2005年9月至12月日常妇科门诊和男性科门诊及泌尿外科门诊的155例疑似患者,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18岁,其中女性患者96例,男性患者59例。标本采集:男性用无菌拭子由前尿道2cm~4cm处取尿道分泌物,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取前列腺按摩液或精液。女性用女性拭子在宫颈管内1cm~2cm处取宫颈分泌物,在取宫颈

3、标本时,应先用拭子将宫颈揩干净,再用另一个拭子取材。用拭子取材时,要在宫颈(或尿道)内旋转并至少停留20s以上,以便获得较好的细胞。  1.1.2 仪器及试剂盒         荧光定量PCR仪为美国生产的ABI7000型,所用PCR试剂盒为深圳匹基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生产;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NH奈瑟氏菌及嗜血杆菌鉴定系统。  1.2 方法  1.2.1 荧光定量PCR法         取100μl待测样本,加入100μlDNA提取液1,振荡混匀。13000r/min离心15min,吸弃上清(离心时注意离心管方向,尽可能吸弃上清且不碰沉淀)。加入50μlDNA提取液2,振荡混匀。10

4、0℃干浴10min,13000r/min离心10min,保留上清待用(如标本裂解产物当天不使用,则保存于-20℃。按试剂盒配制试剂,加入处理好的标本上机进行PCR扩增。循环条件设置:37℃:5min;94℃:1min;95℃:5s,60℃:30s,40个循环。反应体系设为40μl。  1.2.2 NG菌培养         采用淋球菌巧克力培养基,按试剂盒操作要求将拭子进行接种,在5%CO2温箱35℃培养48h~72h。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如镜检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则进行APINH奈瑟菌鉴定系统鉴定。该系统利用标准化及微量化试验并拥有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库。APINH试验条有10个微孔管

5、,内有干燥基质,可进行12项鉴定反应(酶反应或糖发酵),并能测青霉素酶。孵育时所发生的各种反应可通过自发或加入试剂后颜色改变测出。在35℃~37℃培养2h后即可目视判读。参照使用手册的反应模式表即可得到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对155例疑似患者所进行的荧光定量PCR法和细菌培养法检出率的比较分别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1 两种方法检出结果(略)  3 讨论  NG是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和肛门直肠黏膜,或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临床表现为:单纯性淋病,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子宫颈红肿、阴

6、道分泌物增多和排尿困难;盆腔炎,表现为子宫内膜、输卵管、盆腔的淋菌性炎症;口咽部和肛门直肠病;淋菌性结膜炎,发生于新生儿产道感染,眼部大量脓性分泌物,治疗不及时可致盲;播散性淋病表现为畏寒、发热、皮肤损害和关节炎症,少量患者可致化脓性关节炎和脑膜炎。培养法检测NG,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直接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中,立即置于5%CO2气体条件下35℃~37℃孵育48h~72h,再进行鉴定。虽然培养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都非常高,但由于标本取材不理想及标本中混有其他杂菌及NG离体后易死亡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该菌的阳性检出率。漏检率因此也相当高,且不易作出早期诊断,临床医生不欢迎使用该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G属

7、一种基因诊断技术,它借助于一种DNA扩增技术,能将含微量的淋球菌标本处理扩增。自2002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有关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临床应用的法规性文件《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卫医发[2002]10号)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配发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卫检字[2002]8号)以来,对临床PCR实验室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和验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中各种标准操作程序每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