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

ID:25366595

大小:5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9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_第1页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_第2页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_第3页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_第4页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研究以及文论建设方面,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本期特邀著名学者王一川及其学术团队对30年以来文艺理论、文艺美学与文论建设状况进行回望与前瞻,以期为学界提供有益的借鉴。  整理近30年来文论记忆碎片,我禁不住想起沈从文《边城》的结尾:碧溪岨的白塔对茶峒风水至关重要,塔圮坍了,人们纷纷捐钱重修,于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不料叙述人话锋一转说:“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

2、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在若有所失的惆怅中,我重新忆起改革开放或“新时期”以来的一幕幕。我的记忆之门有若干扇,分头通向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当下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的关系及其演变等,哪扇门都会给我以新感受,但这里只想简要钩沉出1978至2008年间文艺理论者的飘动身影,这身影可折射文艺理论者在探索文艺理论时所处的自身角色状况及其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在当下引发的问题。理论者在文艺理论形成和传播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身处某种位置,有着某种功能并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正属于文艺理论者的

3、角色问题。从这角色的不断演变的匆匆身影可见出这时期文艺理论的风云变幻,也可为把握当下文艺理论走向提供一种参照。限于篇幅,我只能采取简化和粗放的描述方式。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文艺理论经历了三次转向:1978至1989年为启蒙论转向,1990至1999年为专业论转向,2000年至今为素养论转向。这样说当然并不否认其间贯穿着其他种种大大小小的变化或传承。需要说明,文艺一词在本文其实多是指文学,这样使用是想尝试回归鲁迅年代及后来曾一度风行的旧义:文艺就是指文学这种语言艺术或具有语言艺术属性的文学,文艺理论或文艺学当

4、重新含有关于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学问的含义。我们这些年一致拥戴英美式“文学理论”(literarytheory)时,常常可能遗忘自己曾有过的现代文艺理论传统把文学首先和归根到底看做一种语言艺术。  一启蒙论转向:文艺变革的思想者  在改革开放之初,文艺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还有着今天看来已变得陌生的奇特位置:与那时的政治运动为中心的惯性作用相应,文艺还扮演着政治斗争的先锋或前哨等角色,而文艺理论仍旧在充当着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的指导角色。相应地,文艺理论家被视为艺术真理的代言人和立法者。那时文艺理论家队伍主要由我国

5、文艺体制内的两类人员构成:第一类是以中宣部、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各省份下属机构为主干的文艺理论专家加政治家;第二类则是高等学校的文艺教师。这两类体制内人员在开初并不存在多大的分别,因为都必须听从来自中宣部的统一的文艺政策指令。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革”十年间的极端形势把现代文艺理论挤压成政治斗争的变形工具,甚至用来夺取文艺理论家的身家性命,上述两类人员都被迫陷于一场严重的精神危机或信仰危机。无论是第一类中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还是第二类中的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他们在痛苦的噩梦醒来过后,都禁不

6、住愤怒地控诉那种“用‘最最革命’的词藻装饰起来的惨无人道的野蛮暴行”①,并且急于与那段不可再有的畸形理论场断然诀别。他们发自内心地要挣脱梦靥而重新寻求文化启蒙之光,也就是要重新接续那被“文革”野蛮中断了的现代文艺理论或文艺理论现代性的固有链条。而按照这股现代性链条,文艺理论不是政治斗争的单纯工具,而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文化启蒙曙光;文艺理论者不只是被动的文艺政策执行者,而是自由自觉的与具体文艺实践相结合的文艺思想者。正是这样,他们共同期待着重新实行文艺理论的启蒙论转向,以及重新成为文艺运动的思想

7、者。  最初的破冰之举要数公开发表的两则毛泽东指示和朱光潜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巴黎手稿》)的“人性论”解读。毛泽东的一则指示来自《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发表的何其芳遗作《毛泽东之歌》:“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另一则指示来自《人民日报》1977年12月31日发表的毛泽东致陈毅关于“形象思维”的通信:“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以上

8、随便谈来,都是一些古典。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一年里发表的这两则“最高指示”,分别开启和激活了蕴蓄已久的文艺理论美学化浪潮和文艺方法论浪潮。而随后《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发表82岁高龄美学家朱光潜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整部书的论述,都是从人性论出发,他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