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

ID:25370378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_第1页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_第2页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_第3页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_第4页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沉积与成岩特点以及对储集层的控制.freel的鲕滩地层。地震和钻井资料揭示,飞仙关组沉积期,普光与元坝地区的古地形存在较大差异13,普光地区台地边缘较陡,坡度约为15°,而元坝地区坡度较小,约为7°。此外,飞二段沉积期,相对海平面有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根据鲕滩的沉积厚度和迁移规律,推断古地形差异和海平面变化共同导致了两地区鲕滩沉积在宏观分布上的差异。2.2鲕滩内部沉积普光与元坝地区的鲕滩在内部沉积特征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鲕滩内部的沉积旋回上,普光地区鲕滩内部单个沉积旋回厚度大,而元坝地区鲕滩内部单个沉积旋回厚度小,旋回频率高。2.2.1普光地区鲕滩内部沉积旋回普

2、光2井是普光地区的代表井,鲕滩主要分布在飞一段和飞二段的中下部。普光2井飞二段的鲕滩由多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组成,每个旋回下段为泥晶白云岩,上段为鲕粒白云岩,表现出从泥灰岩、粒泥灰岩、泥粒灰岩到颗粒灰岩的变化(见图5)。单个沉积旋回厚度大,约为2~26m。受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滩体迁移距离小,使得鲕粒白云岩垂向叠加,单层厚度大。飞一段和飞二段沉积期,普光地区位于坡度较陡的台地边缘,高能海水对鲕滩沉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岩石结构在垂向上的差异。2.2.2元坝地区鲕滩内部沉积旋回飞一段、飞二段沉积期,元坝地区地势较平坦,受海平面变化影响,鲕滩横向上迁移变化明显,滩体内部沉积旋回频

3、率高,单个沉积旋回厚度小且岩石结构呈渐变发育。以元坝27井为例,鲕滩主要发育在飞二段,内部由多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组成,单个旋回岩性的变化大致为由泥晶灰岩到鲕粒灰岩再到豆粒灰岩,颗粒逐渐变粗。在6120.0~6136.3m的岩心段上发育8个沉积旋回,最大旋回厚度为4.4m,最小旋回厚度仅有0.7m,沉积旋回发育的频率明显高于普光地区(见图6)。在单个沉积旋回中,还可以根据鲕粒的粒径划分出多个由鲕粒到豆粒的次一级沉积旋回。3成岩作用碳酸盐沉积物形成后,受海水、大气淡水以及埋藏过程中孔隙流体的影响,发生压实、胶结、溶解、矿物的多相转变、白云石化、重结晶等多种成岩作用,最终固结

4、成岩14。成岩作用决定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最终的岩石结构。3.1成岩作用差异普光地区鲕滩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成岩阶段早期,由于大气淡水的渗流溶蚀作用,形成了丰富的粒内孔、粒间孔以及铸模孔(见图7a、7b);发生了大范围的白云石化作用(见图5),目前对于普光地区白云岩的成因仍然存在争议,认为主要的成因模式有蒸发模式、混合水模式、渗透回流模式、埋藏模式以及热液模式10,15-25;还经历了不同期次的胶结作用,胶结类型有栉壳状胶结、柱状胶结和粒状胶结。成岩阶段中期,发生了压实、压溶、重结晶作用。在压实作用下,鲕粒紧密排列,发生挤压变形,甚至发生压溶作用,形成了颗粒之间的缝合线接触

5、。普光地区鲕滩的重结晶作用较强烈,鲕粒的原始结构被破坏,鲕粒结构转变为晶粒结构,但仍可见残留的鲕粒轮廓(见图7c)。成岩阶段晚期,发生了埋藏溶蚀和破裂作用,形成了一些港湾状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裂缝。元坝地区的鲕滩经历了较强的压实、压溶作用,鲕粒发生变形,且形成了大量的缝合线,缝合线主要发育在颗粒较小的岩层或岩石结构发生变化的界面处。由于溶蚀作用,形成了一些铸模孔和粒内孔(见图7d、7e),铸模孔主要发育在沉积旋回的中上部,这可能是遭到暴露溶蚀或大气淡水与海水共同溶蚀造成的。在成岩过程中,烃类充注、裂解,在孔隙中残留有沥青,后来沥青又被片状亮晶方解石胶结(见图7d、7e)

6、。晚期在构造作用下发生了破裂作用,裂缝切割鲕粒和片状方解石,裂缝未充填,增加了岩石的孔隙度。元坝地区鲕滩重结晶作用强度不大,并未造成鲕粒结构的消失。普光和元坝地区鲕滩的成岩作用既有共性,也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地区都发生了压实、压溶、早期胶结、溶蚀以及重结晶作用;但普光地区鲕滩还发生了大规模的白云石化作用,元坝地区鲕滩的压实、压溶作用强度更大,晚期还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埋藏胶结作用。此外,普光地区鲕滩各类成岩作用在垂向上的连续性明显好于元坝地区鲕滩,元坝地区鲕滩不同岩层成岩类型差异很大(见图6、图7)。3.2成岩序列成岩序列是根据碳酸盐沉积物经历不同成岩作用后所保留下来的成岩特征

7、而建立的,其中颗粒碳酸盐岩成岩序列的建立最为复杂。普光地区的鲕滩成岩序列如图8a所示。海底成岩阶段,发生了多期胶结作用;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在鲕粒周围形成了泥晶套。浅埋藏阶段,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鲕滩遭受暴露溶蚀,形成了丰富的粒内孔和铸模孔,岩心观察发现的暴露冲刷面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该成岩阶段普光地区鲕滩还经历了大范围的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发生的时间可根据缝合线的发育情况进行判断。缝合线是在埋藏过程中压实作用达到极限所形成的化学溶解,一般认为其发育的深度在500~830m26-27。由于白云岩的抗压实能力大于灰岩,普光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