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

ID:2537591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_第1页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_第2页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_第3页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_第4页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成新莲纪冰吴玉梅张会芝任莉【关键词】消毒;喷雾型消毒液;输液器临床上消毒皮肤后,需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穿刺,消毒效果才不受影响,虽然是一个极普通的问题,但目前尚无统一要求。我们针对消毒后的效果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期探讨消毒效果满意的针头最佳穿刺时间[1]。1资料与方法1.1实验前准备试验在三人间病房内进行,室内面积16m2。每次取样前进行常规清扫和1∶200的84消毒液地面喷洒空气消毒,然后将直径为9cm的普通琼脂平皿放置在室内南部、中部和北部三个取样点.freelin,加盖后置35℃恒温箱中做细

2、菌培养24h,记录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每m3的活菌数。活菌数/m3=50000N/AT,式中A为平皿的面积(cm2);T为平皿暴露时间;N为平均菌落数。本实验分5次进行,平均活菌计数为137个/m3;符合国家医院感染控制标准,病室内空气细菌含量<500个/m3;治疗室空气细菌含量<200个/m3,符合消毒剂实验条件[2](见表1)。病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评定合格。表1病室内空气细菌培养结果次序活菌计数1.2实验方法1.2.1对象与分组:采用喷雾型皮肤消毒液(厂家: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型号规格:RX/XDQ100;批准

3、文号:川成都药管械(准)字2004第1570040号;执行标准:Q/73773237X92004),随机抽取病区内常规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病人,分5批次进行对照试验,共计600人次。A组60人次,喷雾型消毒液喷嘴距注射部位6~8cm一次性垂直喷药,15~20s后用无菌管型棉拭子取样做细菌培养;B组60人次,以同样方法喷药后立即用无菌干棉棒从注射中心由内向外旋转,将药液涂抹均匀,面积约6~8cm2,并拭去多余药液,在21~30s时,用无菌管型棉拭子取样做细菌培养;C组60人次,.freel2在31~40s内,以同样方法取样做细菌培养;

4、D组60人次,以同样的方法取样做细菌培养,在41~50s内取样,E组60人次,以同样的方法取样做细菌培养计数,在51~60s内取样。各组均同时设试验组和对照组,且同一病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采样对照(即同一患者的两个手背或前臂,同时取样对照比较)。1.2.2操作方法:①备齐用物:常规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用品,另加统一使用的上海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林牌护士表、0.9%生理盐水250ml1瓶、无菌管型棉拭子、直径为9cm琼脂平皿、喷雾型皮肤消毒液、酒精灯、打火机。②去掉生理盐水瓶铝盖,用0.75%碘酊消毒瓶塞及瓶口周围2遍,面积9.

5、2cm2,按无菌要求取下瓶塞备用。③一助手选择患者注射部位准备穿刺,另一助手准备计时。④操作者去掉消毒液瓶盖,将喷头距穿刺部位皮肤8~10cm垂直喷雾后(助手开始计时)用干棉棒将药液涂抹均匀,酒精灯烧灼棉拭子管口,取出无菌棉拭子插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浸透后在消毒皮肤处取样做细菌培养。2结果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效果比较见表2、表3。表2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效果比较分组数总表3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效果比较比较组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可见:喷雾型皮肤消毒液注射部位消毒效果,活菌计数与药物喷洒次数无关,且与喷洒后时间成正比

6、。喷洒消毒后30s内无活细菌生长,31~40s后逐渐递增。因此,临床使用喷雾型皮肤消毒液时,针头穿刺时间应控制在喷洒药液后(30±5)s时间段内进行。3讨论喷雾型皮肤消毒液是临床上新兴的含氯消毒剂,能迅速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菌,它与传统消毒液比较密闭性能好,可防止消毒液被污染、挥发及浪费。我们选用喷雾型皮肤消毒液在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的细菌监测,以探讨消毒效果满意的最佳穿刺时间,从而提高灭菌的保险系数,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次实验是在使用中的病房中,按照国家医院感染控制准则要求进

7、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活菌计数均<500cfu/m3,符合消毒剂试验条件,并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临床推广价值。临床上操作熟练者做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时,从消毒皮肤到针头穿刺,至少需要15~20s的时间[3],因此,本实验设计为皮肤消毒后15s开始划分时间段,进行分组试验,符合临床实际工作要求,较客观的获取实验结果,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喷雾型消毒液消毒皮肤后蒸发较慢(60±5)s,根据皮肤常规消毒法要求,消毒液干后方可注射[4]。为避免少量消毒液随针头进入体内且确保消毒效果,故笔者认为:喷雾型消毒液消

8、毒皮肤后,以无菌干棉棒将药液均匀布涂注射区有效范围,并在(30±5)s钟穿刺最佳。优点:①使操作者能从容的做注射前检查、核对,避免差错;②使消毒液充分发挥杀菌作用,确保消毒效果;③避免残留药液影响静脉输液穿刺针头固定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