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ID:25414542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_第1页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_第2页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_第3页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_第4页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休闲绿地使用调查摘要:文章建立在对鞍山新村休闲绿地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人群、使用者行为特征等方面对目前城市休闲绿地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优化设计建议。  关键词:城市休闲绿地:静态活动:动态活动:兴趣中心效应    1引言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质量,都市的人们向往自然,渴望亲近户外的绿色空间,城市休闲绿地就是适合于这么一种需求而出现的一种形式。它介于“小游园”和“城市广场”之间,广泛地散布于城市街头,大小灵活,视野开阔,以绿色为主,空间宜人。根据其所处地段的功能不同,较为灵活的规划不

2、同比例的铺装,不同特色的树木花卉,不同体量的小品雕塑等。    2调研的主要对象    调查选择了鞍山新村沿四平路一侧的休闲绿地,它也是小区和快速干道之间的防护隔离绿地。四平路是市中心通向五角场的交通干道,位于大连路和赤峰路区间段内的这块绿地很好地隔离了马路的噪声,保证了鞍山新村居住区内的安静。绿地近似长方形,宽20~30m,长100m,环境经过专门的设计,形态活泼,有不同标高的平面,休闲廊,台阶绿地。树木品种多样,是附近居民日常休闲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3调研的方法    调研采用了观察、拍照、问卷、访谈等形式,

3、分清晨、白天、晚上三个时间段进行。  问卷当场收回,被调查者为来此地放松活动的人群,大多为坐着休息的人,为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实地调查分两次进行,一次为周末,另一次为工作日,以此作为比较,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调查,分三个时间段进行,清晨、白天、晚上。    4调研结果    4.1 使用人群分析  人数随时间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周末人流比普通工作日高1/3,白天比晚上使用人数多。  平时老年人是主要的使用对象,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闲暇时间增多,平时与外界建立联系,经常在这地方活动。他们的游憩活动,往往模式是固定的,

4、几乎每天来某个点,有固定的内容,固定的伙伴。  儿童也偶尔会出现,一般是由老人带着,由大人环抱或放手推车里,但因地块内没有小孩的游乐场所,很少有小孩在此地游戏。  年轻人则经常出现在晚上,更多情况是相互依偎的情侣。    4.2 活动类型分析  4.2.1 静态活动——小坐是这类休闲绿地的主要活动类型。是不同使用人群的基本需求,它为许多其他活动例如观看、交谈等提供基本条件。  4.2.2 动态活动——A 散步。有时经常看到有人溜着自家的小狗小猫在此地闲逛,中间的游步道随着空间的收放曲折变化,两侧树木茂盛,十分惬意。B 游

5、戏。这里最主要的游戏活动是下棋、打牌等娱乐性活动。C 健身活动。参加广场健身活动的以中老年为主,清晨老年人在小广场中跳舞、打拳等,成为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健身是老年人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可以保持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4.2.3 兴趣中心效应——观察发现,有些小空间总是热热闹闹,充满生气,从早至晚总有人占据着,有些空间则冷冷清清。原因在于一是空间的质量,二是空间的兴趣中心。人及其活动的空间是最重要的兴趣中心,当人被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集聚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于是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有机

6、会耳闻目睹众生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是环境最吸引人的特点。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兴趣中心效应的原理,通过营造丰富的、有意味的空间来激发人们的种种潜在兴趣,由人们丰富的活动来构成各种各样的兴趣中心,进而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    4.3 问卷统计  到此地来的大都为附近的居民,在问卷调查中回答“经常来”的比例很大;到达的距离以10分钟内为主,年龄以老年人为多,其次是中年人,小孩很少;环境要素的评价是植物配置较好,小广场气氛很好,缺点是游戏设施少,灯光照明系统考虑不周,晚上仅依赖于四平路的路灯,草坪灯也没有,比较昏暗。5优化

7、设计建议    我们只有详细了解了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及心理特征,设计才会有理性依据,才能创造出让使用者满意的优秀的城市休闲绿地。经过调研观察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进行优化设计:    5.1 空间要区域化、多样化设计  不同使用人群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因此要根据人们的活动类型作分区化处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开展各自活动的需求,空间的区域化、小型化不是简单的用墙围合,那种封闭的空间缺乏整体美感,又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成空间的区域化、小型化可以有多种手法。    5.2 动态性设计  激发人的参与本能

8、。空间具有兴趣中心效应特征,因此设计应激发使用者的兴趣,调动使用者多感官的积极参与,使人充当活动的主角,而不是处于被排斥地位,或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入空间,达到人与环境互动,增添空间活力,并使人在游憩活动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满足。动态性要求设计者时时处处为使用者创造参与的可能性,并把人群的活动纳入到设计的范畴。人群的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