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

ID:25415491

大小:6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0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_第1页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_第2页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_第3页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_第4页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传统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文/赖红清曹宗平【摘要】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借鉴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一般路径,以佛山传统产业——陶瓷产业为例,以微笑曲线为基础构建了佛山传统产业升级线路图。在分析佛山陶瓷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佛山陶瓷的生产制造环节(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生产技术调整、产业转移)、价值链两端环节(品牌、营销、研发设计)、产业链条升级(陶瓷文化旅游、下游服务外包产业)入手,探索研究佛山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为其他区域

2、实现相同产业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jyqkphrey和Schmitz(2000)提出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四层次分类方法,提出了全球价值链角度的产业升级包括从低到高、依次推进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方式(如表1所示),指出产业升级的路径沿着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部门升级或产业间升级逐步提升。Erns提出产业升级的5种方式,即产业间升级、要素间升级、需求升级、功能升级、链上的升级。后4种都属于产业内升级。(二)国内学者对产业升级发展路径的研究我国当今理论界对于产业升级研究主要有“调整结构”和“价值链”两种思路。其中广大专家学者较赞

3、同的是“价值链”涵括的内容比“结构调整”的内容更全面,更加符合产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应是产业升级研究的主要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吴敬琏(2001)、林毅夫(2002)、张辉(2004)、卢锋(2004)等较早期的研究认为,中国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发挥了比较优势,认为要继续挖掘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中国中西部通过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强化与沿海地区的产业耦合,加快产业升级。二是近期文献更多认为嵌入GVC的中国产业发展已经陷入低端锁定,即被锁定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微笑曲线”的中间阶段。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核心环节缺失,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的阻力较

4、大,经济效率低下,经济增长受阻。刘志彪(2007)等提出构建国家价值链(NationalValueChain,NVC),认为摆脱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的出路在于国内价值链的培育。卢福财(2007)、卓越(2008)、谭力文(2008)、唐海燕(2008)等认为实现由俘获式全球价值链向均衡式全球价值链的转变,各区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个更加均衡的国内产业分工体系以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归纳出产业升级的路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上的产业结构升级,或沿着价值链从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或从有形商品生产投入向无形的、知识密集的

5、支持性服务升级,或者从产品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这些文献总体上对我国地方产业如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由于分析对象的地域差异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也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探索空间。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选择——以佛山陶瓷产业为例(一)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佛山陶瓷历史悠久,制陶艺术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便被誉为“南国陶都”,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迅猛发展,佛山陶瓷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影响辐射面广,享誉国内国际,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优势的传统优势产业。佛山已经成为全球最

6、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墙地砖年生产能力16亿平方米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约占全球产量的25%;卫生陶瓷产量达到1300万件,占全国的16%以上,占全球的4.8%。同时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装备制造业基地、陶瓷化工色釉料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群落,也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佛山陶瓷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经营,形成了东鹏、鹰牌、蒙娜丽莎、新中源、钻石、金舵、新明珠等大批骨干企业及优秀品牌群,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区域陶瓷品牌。佛山作为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最完善的产业集群地,企业数量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5家;品牌影响力大,占全国建陶

7、行业10个名牌产品中的70%,也是全国陶瓷营销中心。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生产能耗高、物耗大、占地面积多,资源粗放利用,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压力大,受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产业转移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民工荒”,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萧条,国内市场由于房地产不景气,再加上遭遇从外国陶企的技术壁垒到反倾销控诉,销量不断下降,利润日益减少,部分企业发展难以为继。为了更好梳理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将优势和机会合称为“有利因素”,劣势和威胁合称为“不利因素”以简化分析,如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