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

ID:2545327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_第1页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_第2页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_第3页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_第4页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论文【关键词】炎性肠疾病基因治疗0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o内稳定高效地表达目的基因.予免疫缺陷鼠静脉注射5型重组腺病毒(AD5)载体,亦发现结肠上皮细胞长时间表达目的基因,而消化道其他部位目的基因表达阴性.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内的免疫细胞无疑是IBD基因治疗中最受关注的靶细胞,但由于肠道黏膜上皮屏障的存在,载体不能有效到达固有层.M细胞是存在于黏膜集合淋巴结滤泡顶部上皮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将肠腔内抗原和病原体跨上皮转运至上皮下淋巴

2、组织.可利用M细胞能广泛摄取各种抗原物质的功能,及其与免疫细胞之间的对话方式,通过M细胞将载体导入黏膜淋巴组织,从而调节局部黏膜免疫反应和机体的系统免疫反应[1].有实验表明AAV载体能感染肠道固有层内细胞,并使17%~19%的固有层细胞于感染后6mo内持续表达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转移至胃肠道组织实验表明[2],阻断小鼠肝动脉和门静脉后,经眶后静脉丛予重组腺病毒载体,30min后恢复肝脏血供,肠壁血管、血管周围组织和小肠绒毛持续表达目的基因达数周之久.局部予经包装的质粒、脂质体、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腺病毒和AAV载体均能将目的基因转导至肠道黏膜,且黏液溶解剂(二硫苏糖醇、N乙酰半胱氨酸

3、)和蛋白酶体调节剂(MG101)能促进转导效率.上述载体中,以AAV载体系统的应用前景最广阔.重组AAV(rAAV)载体去除了所有编码序列,只保留145bp的末端重复序列,不含任何病毒基因,感染细胞后,前病毒DNA定向整合至19号染色体的AAVS1区域.在人类基因治疗的常用病毒载体中,rAAV是目前唯一没有引起宿主病理反应的载体[3].实验表明,以AAV载体对空腹大鼠灌胃6h后,胃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固有层细胞开始表达目的基因,并能持续稳定表达6mo;虽然未观察到结肠有目的基因表达,但是可以推测灌肠能使目的基因被转导至结肠固有层细胞.此外,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AAV载体能感染肠干细胞,但除

4、固有层外,肠上皮细胞亦表达目的基因1mo.AD5是体内实验使用最多的载体,该载体由于E1缺失造成病毒复制缺陷.腺病毒载体可高效感染多种靶细胞,对分裂期细胞和增殖停止期细胞均有很高的导入效率,这是逆转录病毒载体所不具备的.据报道,经十二指肠饲管予大鼠E1缺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后,目的基因能有效导入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以E1/E3缺失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灌肠后,结肠上皮细胞能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而且炎症性肠病的基因治疗AD5载体感染IBD患者肠上皮细胞的效率远高于非IBD患者[4].但是经消化道予腺病毒载体主要感染的是更新速率很快的肠上皮细胞,因此AD5载体转导的目的基因在肠道内的表达时间

5、只能维持数天,为达到治疗IBD的目的,需反复给药,同时还要避免机体的免疫反应.有报道称,经尾静脉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后,免疫缺陷小鼠结肠上皮细胞和隐窝细胞可长时间表达目的基因,而消化道其他部位无目的基因表达.该实验结果非常诱人,但由于E1缺失造成病毒复制缺陷,AD5载体不能像逆转录病毒载体一样整合至宿主基因组.3IBD基因治疗的策略和研究现状3.1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IL18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因子,结构类似IL1家族,能活化T淋巴细胞内的核因子(NF)κB和激活蛋白(AP)1,与IL12诱导的STAT4协同促进T淋巴细胞表达干扰素(IFN)γ[5].此外,IL18还通过上调

6、TNFα,IL6和IL1的表达加剧炎症反应.以IL18结合蛋白(IL18BP)治疗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可减轻肠道炎症.鉴于IL18在CD中的重要作用,anAL,PrietoGarciaME,NicolettiC,etal.ImprovingMcellmediatedtransportacrossmucosalbarriels:Docertainbacteriaholdthekeys?[J].Immunology,2004,113(1):15-22.[2]YeX,JerebtsovaM,RayPE.Liverbypasssignificantlyincr

7、easesthetransductionefficiencyofrebinantadenoviralvectorsinthelung,intestine,andkidney[J].HumGeneTher,2000,11(4):621-627.[3]FlotteTR.Genetherapyprogressandprospects:Rebinantadenoassociatedvirus(rAAV)vectors[J].GeneTh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