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

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

ID:2546365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_第1页
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_第2页
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_第3页
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冬枣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论文.freel的沙藏坑,在坑底铺10cm的湿沙,将混沙的种子平摊在其上,厚度不超过20cm,最后用湿土封顶,春播前取出种子,筛去沙子,用清水泡24h,捞出装入塑料袋封口,置阳光下催芽,露芽后再播种。若酸枣种子调回太晚,来不及沙藏催芽,可将种子置容器内,用种子重量1.5倍的开水烫种催芽,边倒水边搅动,后加盖冷却,泡48h后,捞出装入塑料袋,封口,置阳光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泡种1次,待种子发芽后播种。②适时播种和幼苗管理。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播种,播前圃地要施足底肥,灌好水,深翻作畦,

2、细致整地。通常采用宽窄行播种,宽行40~50cm,窄行30cm,每畦播种4行,播量150~225kg/hm2,覆土3cm压实,并在其上撒1层细沙,以利于提温出苗,最后覆上地膜即可。一般播后10~15d出苗。苗高5cm时及时放苗出膜。麦收前按株距15~20cm定苗。有水源条件的6月初灌水,每隔20d灌水1次。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225kg/hm2。苗木长到40~50cm时摘心,促使砧苗加粗,当年苗粗可达0.5cm以上。2栽植由于冬枣树势中庸,发枝慢,枝条细而下垂,栽植密度应适当加大,一般采用的株行距为

3、2m×4m或2.0m×3.5m。新建冬枣园应以密植栽培为主,栽植密度2m×3m,栽苗1650株/hm2,争取早期丰产。栽植深度以原苗深度低于地表2~3cm即可,切不可太深。定植后浇足水,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利于保温、保墒,促进生根;一般留一定干,也可不进行定干,一次成形,从而稳定树势,提早结果。3树形培养(1)主枝的培养。定干后次年对发育健壮的枣头进行短截,作为中心干的枣头,在80cm处进行短截,并在剪口下选2~3个方向好的二次枝,留基部1~2个枣股短截,促其发育成第3层主枝,以后2层以上每距50cm左

4、右培养1~2个主枝。(2)侧枝的培养。由于枣头生长能力很强,容易顺直生长而不分生侧枝,所以对各层主枝都要在50~60cm处短截,并剪去剪口下1~2个二次枝,使其萌生斜向生长的新枣头,以便培养成侧枝,一般每个主枝留3~5个侧枝,间隔30~50cm对向生长,树体上部侧枝数量少些,下部可适当多些。(3)结果枝组的培养。维持合理的树体结构,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对成年树以疏为主,疏截结合。对主枝生长强弱不均的树,要注意均衡树势,强枝适当短截,弱枝用生长势强的枣头进行更新。对生长势过弱的树,除加强水肥外,应适当加重修

5、剪量,回缩骨干枝和衰老枝组,抬高枝头角度,减少生长量,集中养分,促使抽生强壮的新枣头,对二次枝进行短截,留3~4个健壮的枣股,使所生枣头强壮,以提高产量。进入大量结果期的树,首先,应疏除干枯枝、病虫枝、交叉重叠枝、过密枝和细弱枝;其次,疏除位置不当和不充实的徒长枝,使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延长盛果期的年限。4保花保果为提高冬枣的坐果率,一般采取开甲、花期喷水和浇水、喷激素、喷硼和花期放蜂等技术措施。开甲即环剥,一般在盛果期进行,待栽后4~5年树干基径达到5cm以上时进行,适宜的时期为盛花期,在距地面2

6、0~30cm处,剥1个3~5cm的环,以后每年上升2~3cm进行环剥,开甲后在甲口上涂杀虫剂,以防甲口被虫蛀蚀。为促进授粉受精,一般在盛花期的下午或傍晚在园区内进行喷水或浇水,以改变枣树的局部湿度。在盛花期喷10mg/kg的萘乙酸、10~15mg/kg的赤霉素或0.3%的硼酸都有利于坐果率的提高。5肥水管理萌芽前后,结合灌水,土壤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展叶期进行叶面追肥,每15d左右喷0.3%~0.5%的尿素、0.2%~0.3%的磷酸二氢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幼果期每穴追施速效氮、磷、钾肥1kg,并结合浇水和

7、中耕除草。果实发育期,追施1遍氮、磷、钾复合肥,并结合叶面追肥和中耕除草。果实成熟采收及落叶期,撒施或沟施有机肥,可掺入少量磷、钾肥,一般在9月底以前完成,并浇足封冻水。6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有枣尺镬、枣桃小食心虫、刺蛾、叶蜡和枣瘦蚊、枣褐斑病、锈病和浆果病等,常用防治措施:月初喷1°Bé的石硫合剂或1倍的索利巴尔;萌芽至展叶期喷1次除虫、杀蜗、灭菌的药剂;月底前后用大生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代森锌1倍液防治枣褐斑病、锈病及浆果病;晚秋树干涂白,杀死越冬病虫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