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晋明帝数岁

2 晋明帝数岁

ID:25502600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2  晋明帝数岁_第1页
2  晋明帝数岁_第2页
2  晋明帝数岁_第3页
2  晋明帝数岁_第4页
资源描述:

《2 晋明帝数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晋明帝数岁(一)知识积累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⑴潸然()⑵流涕()⑶更重问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明帝问何以致泣致:⑵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谓:⑶元帝异之异:⑷明日,集群臣宴会集:3.选出以下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BA坐元帝膝上明帝问何以致泣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DC具以东渡意告之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亦各言其志也4.选出以下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BA明帝问何以致泣因问明帝具以东渡意告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DC乃答曰:“日近。”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德何如则可以王矣5.补出下列句中省略的成分。⑴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⑵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⑶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二)自主思考6.从这个故事来看,晋明帝可以称得上是一时的“神童”,请结合文本分析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7.“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常被后来的文人用作典故皆以表情达意,根据你的理解,它往往会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请举出一个实例来。(三)理解鉴赏阅读《晋明帝数岁》全文,完成8—11题。晋明帝数岁,坐元

3、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具以东渡意告之意:⑵告以此意,更重问之更:⑶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异:⑷晋明帝数岁岁:9.选出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元帝问洛下消息消息:情况B.具以东渡意告之东渡:渡水向东C.元

4、帝失色失色:变了脸色D.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举目:抬头10.选出以下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BA有人从长安来潸然流涕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DC具以东渡意告之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告以此意,更重问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译文:⑵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译文:⑶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译文: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12—16题。

5、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张凭勃窣为理窟。”即用为

6、太常博士。(选自《世说新语》文学第四)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负:⑵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处:⑶真长延之上坐延:⑷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前: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张欲自发无端无端:无缘无故B.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清言:闲谈,空谈C.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惋愕:怅叹惊愕D.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咨嗟:赞叹14.选出以下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BA张乃遥于末坐判之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判若云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C同侣问何处宿

7、,张笑而不答即用为太常博士携来百侣曾游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计也15.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张凭被推举为孝廉之后,志向高远,欲做大事,乡里人以及同榜的举子都嗤笑他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不愿与他为伍。B.张凭到刘尹家去后受到冷落,刘尹与他交谈也只说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C.张凭在诸贤清言时的表现,显示出自己卓越的才华,使得诸贤惊讶赞叹,自此他也成了刘尹家的座上客。D.张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终于从众举子中脱颖而出,很快得到重用。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

8、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译文:⑵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译文:⑶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译文:参考答案1.⑴shān⑵tì⑶chóng2.⑴致使,使得⑵认为,以为⑶认为(他)不同一般⑷召集3.C。(A.动词,同现代汉语的“坐”/副词,空,白白地;B.动词,哭泣/名词,眼泪;C.副词,全部,都;D.名词,话/动词,说)4.D。(A.介词,因为/介词,把,将;B.副词,趁机/动词,沿袭,接续;C.副词,竟然/副词,于是,就;D.代词,什么)5.⑴于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