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

ID:25512312

大小:10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0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_第1页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_第2页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_第3页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_第4页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蜀文化研究开题报告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实施计划所在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专业历史学研究方向专门史研究生指导教师入学年月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2014年6月说明一、本表一式四份,二份交学院,一份由指导教师保存,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二、学术型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应于第五学期初交一份开题报告给研究生处备案。三、开题报告作为学位论文撰写和学位申请的重要材料,应及时完成,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开题报告,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导师签字同意,学院审查盖章后交由研究生处审核同意,并在开题报告中注明修改情况。一、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题目来源省、市

2、自治区横向自选题目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重庆市√√1、课题学术和应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巴蜀文化便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宋人邓椿在《画继》中记载,四方之士从学蜀中名家李石者“其合如云至,闽越之士万里而来,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蜀学之盛,古今鲜俪也。”可见在宋代蜀学受到了时人的追慕,彪炳史册。近人对宋代文化的发展也多称道,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曾指出“中国所以成于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国学大师陈寅恪也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其在文化学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于此

3、构成蜀学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眼前,他们前仆后继,不断构筑蜀学这座文化大厦,让它历久弥新,称雄一方。宋代合州巴川阳氏便是蜀中后学的一大学派,因其族人尝从学于朱门弟子,而为蜀中朱学嫡传,世代传诵,其学术成就实可称道,其中阳氏集大成者首推阳枋。阳枋南宋合州巴川人,蜀中朱门再传高第。考《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条,有“合州,枕二江之口,众水之湊也。表之以四山之环合中之,以两溪之襟带田亩桑麻,左右交映,人生其间多秀异,而以诗书自乐。渺二江之合流,瞰万井之耕桑,取涪汉二水相合,临峡江之上,实控束之地,”阳枋就出生在合州的巴川县并长期生活在这里,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造

4、诣,曾受业度正讲明理学最为精切,受业㬊渊授以朱传《易》学,为晚宋巴蜀朱学嫡传,世称大阳先生,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大力传播程朱之学于巴蜀地区。宋理宗继位后,程朱理学在政治上得到了尊崇,其理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并逐渐兴盛起来。浙江鄞县的史蒙卿就曾在湖南常德拜学于阳枋,而得到了朱学正传,改变了四明地区以祖陆九渊的学术状况,而改从朱熹;其后学还传于明州韩居仁。绍定四年(1230)蒙古军队深入四川,烧杀抢掠,殃及百姓,为躲避战乱蜀民大量外迁,蜀学于此也发生了转移,“此期蜀学发展的主流是向东南地区转移,”并与东南诸学术派别进行交流融合。阳枋的学术思想正处于宋代蜀学转移

5、与衰落的挣扎时期。由于环境的变化,其学术思想也有所变化。这一时期学术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融合的时期,即以朱学为主流,而其余各派也相互取长补短,一同得到了发展。作为晚宋巴蜀地区朱门的再传高第,阳枋在学术渊源上秉承师传,并大力弘扬程朱之学。首先阳枋在经学解读上反对固守章句义疏之辞,而又在坚守程朱范式的学术取向上略加发挥,其学术特色很是明显,讲求务实的治学精神;其次,他为学重视师传而又不拘于师传,治学上特立独行,对于儒学发展到宋代的支离、琐碎,不务求实际的学风,进行了批判;第三,他积极提出要养育人材,汲引晚后的教育思想,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多有所发明,其后学最

6、著名者有浙东鄞县史蒙卿,开静清四明学派;第四,阳枋在朱传《易》学方面的特色得到了时人的敬仰,及门从学者很多,他平身于易也用功最深,流传较广。故对阳枋以及合州阳氏的研究有助于对晚宋朱子之学的新变化以及在巴蜀地区的广泛传播有一个直观深入的了解。同时阳枋生活的时代正是南宋王朝逐渐走向衰亡的时期,阳枋处于社会的下层,也有助于了解下层士大夫的生活面貌,求学之路径,对晚宋巴蜀地区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有所认识,对丰富蜀学以及宋学的内涵有重意义。1.国内外现状综述对张方平的研究,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胡寄窗、叶世昌、钟祥财等首先对其经济思想进行了探讨,其后,又有学者从政治、

7、军事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如(1)吴光耀《略论北宋主战、主和两派对西夏之政争》(《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涉及到张方平的民族外交思想。此文认为“北宋主和派廷臣、将帅出于忧民,对于处理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关系要‘通盟好’,反对兵刀相见,尤以张方平所持的‘和戎为利,征戍为害’的政见为最重要,是我国历史上中原汉族王朝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总结。(2)王树林《张方平简论》(《黄淮学刊》,1989年第2期)以张方平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将其生平分为:为学和壮游时期(1007-1033),在朝为官时(1034-1079),退乡终养时期(1079-1091)三

8、个阶段,对张方平的社会经历作了简要概述。该文认为张方平是“北宋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