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

ID:25513643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_第1页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_第2页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_第3页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_第4页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内容提要时下"道德法庭"屡见于网络和其他媒体上,本文针对《刘庄村有个"道德法庭"》的报道谈点自己的感想,对"道德法庭"的称谓提出质疑,并分析法院的"指导"行为对司法权的不良影响及原因,以凸现"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进而对"道德法庭"提出几点初浅的建议。关键词"道德法庭"现代法治司法权一、引言  “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论文..内容提要时下"道德法庭"屡见于网络和其他媒体上,本文针对《刘庄村有个"道德法庭"》的报道谈点自己的感想,对"道德法庭"的称谓提出质疑,并分析法院的"指导"行为对司法权的不良影响及原因

2、,以凸现"道德法庭"与现代法治的冲突,进而对"道德法庭"提出几点初浅的建议。关键词"道德法庭"现代法治司法权一、引言三月十六日人民法院报主编的《正义周刊》53期有一篇报道--《刘庄村有个"道德法庭"》。其主要内容是在沂蒙山区苍山县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民情复杂的刘庄村由于纠纷不断,依行政手段很难治理,为此九八年在该县磨山法庭指导下成立了"道德法庭"..,"法官"由村里的9名威信高的老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担任,他们以道德为评判标准及时、主动地处理纠纷和做思想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即"自’道德法庭’建立以来,该村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案件,无一人

3、上访,有力地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这篇报道图文具备、生动形象,而且很及时的回应了"以德治国"的号召,不失为一篇好报道。但它引起我更大的兴趣是该"道德法庭"在法律上的意义和对法治的影响。在此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二、对"道德法庭"称谓的质疑我对"道德法庭"有似曾相识之感,甚或是一种不自觉的亲切感,这也许是多数同胞们的感受吧!因为中国人普遍有着一种的深厚的道德情节,特别是在"功利主义"兴起、"道德滑坡"现象显著的今天,这种亲切感更加浓厚,它好象使我们有了精神上的满足感。然而这些都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而已,当我理性地面对它时,"道德法庭"使我想到了法国大革命

4、中罗伯斯庇尔专政时在广场上的道德法庭。在那里,道德成为审判的依据,法律化为乌有,许多人经过道德法庭的审判而成为断头台上的冤魂,却有无数法国人为之歇斯底里着。"起于反异化理论的道德理想本身发生异化,从神人同敬的理想实验国,异化为神人同泣的道德奢血国!"01时间往后推移近二百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竟也演绎了类似的故事,以高尚的道德要求一切人,针对人的内心思想与道德进行批斗和审判,结果造成了当时中国人的普遍的不道德。这些泛道德主义观念造成的灾难足以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正因为如此刘庄村的"道德法庭"不可能是上述的真正的道德法庭,正如它的双引号所暗示的它是名不

5、副实的和比喻性质的。这里的"道德法庭"只是在磨山法庭的"指导"下成立,司法人员只是对"法官"提供有关的法律咨询,并未直接参与,"道德法庭"的运作并无司法权的运用,它是一种类似与村民自治的组织而已。但是"道德法庭"这一称谓在媒体与日常生活中的热衷使用说明了在我们的意识或无意识中对"道德理想国"怀念。仅仅就这一称谓的使用无疑会强化国民的泛道德主义意识,能给中国法治之路造成不小的冲击。而使我感到惊奇的是:早在80年代初就有了陈忠诚教授发起的对当时流行的"道德法庭"的质疑,并以此称谓的逐渐消失为凯旋。02现在"道德法庭"又有复出之势,足可见中国传统力量的巨大

6、。在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质疑此称谓。由于早有前辈们充实的质疑,我在此就简单地概括几点"道德法庭"称谓的弊端以示强调。(1)称谓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虽然它只是一个比喻,但其本身就带有着法律与道德不分这种观念,如果再在大众中推广分明是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观念。(2)称谓缺乏严肃性和准确性,容易误导大众,使民众难以形成对法律的信仰,甚至造成对法律的排斥。(3)称谓与市场经济观念不符。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在不违反法律的条件下追求正当利益,而不是以道德为主要的市场行为评判标准。它的使用会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道德的建立。(4)称谓

7、是"借用了法庭的名义,使其内容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法律的强制力量,从而制造出一种较有影响力的社会舆论,事实上达到了干预法庭公正审判的效果,影响了审判独立性的发挥。"03这些都是与现代法治背道而驰的。三、"道德法庭"对司法权的不良影响正如我在前文中指出刘庄村"道德法庭"是名不副实的,它完全不同于名副其实的道德法庭。也不同于"送发下乡"中的"炕上法庭","炕上法庭"中司法人员直接进行了审判活动,只不过是变动了审判方式,即审判地点的变动,再加上有当地村干部的参与。显然,"道德法庭"相对于"炕上法庭"和名副其实的道德法庭来说是一种进步,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法治

8、的进程。但是这"道德法庭"除了其称谓上的弊端外是否还存在着与法治的其他冲突呢?从该报道中可看出村民对该"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