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

ID:2557961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_第1页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_第2页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_第3页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_第4页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意义、课堂教学内容和文学教师的素质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互动教学原理,从而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关键词摘要: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意义、课堂教学内容和文学教师的素质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互动教学原理,从而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教师素质互动原则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

2、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教学大纲还分别在四级、六级和八级的考试中对文学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学课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现阶段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1.教学内容分配不合理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从14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虽脉络清楚,有利于学生认识文学的源流关系,却存在时间跨度过长、厚古薄今的弊病。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大多侧重传

3、统的经典作家,对当代作家很少问津。由于英语诗歌语言和现代英语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教师和学生的畏难心理,诗歌教学并未与小说、戏剧教学并重。此外,文学史与文选教学脱节,并没有将文选融入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而是孤立地学习文学史或选读作品。2.教学方法单一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度要求不高。教师一味地单方面灌输,甚至照本宣读,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不能及时吸收、消化教学内容,从而不能将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等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就影响

4、了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相对的不合理目前,担任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存在着专业局限性,比如专功文学专业的教师,对于语言学、翻译、哲学与历史等相关人文类学科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发挥出来。文学是社会的镜子,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所有问题,都与人文类学科相关。因此,英美文学课教师在相关人文知识领域的欠缺,导致英美文学课教学在深度、准确度与广度方面存在不足。二、英美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1.文学史应与文学作品选读并重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美文学存在着语言障碍。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写作

5、风格迥异,语言特色更是千差万别。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原著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起来。其一,联系历史背景来深刻理解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作家对社会境况的一种深沉反思。文学史教材一般按照时间顺序编写,不仅具有文学学科的特点,还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只有把作品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社会意义。以英国文学为例,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其文学流派分别为人本主义、新

6、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复兴时期,Shakespeare塑造了Portia、Bassanio、Antonio、Hamlet等一系列人本主义代表;新古典主义时期,Fielding刻画了TomJones等道德说教的典型形象;浪漫主义时期,Byron塑造了DonJuan等Byron式的英雄人物;维多利亚时期,Dickens笔下的DavidCopperfield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受害者,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现代主义时期,Lailton、Melville、Faulkner等作家的作品,大部分都有直

7、接引用或间接借用这些文化语境源泉。文学教师本身应该熟悉并研读这些文化语境源泉故事,并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否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吃透原文的内涵,特别是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例如,Milton在《ParadiseLost》中直接引用了《圣经》故事:撒旦造反、伊甸园、偷食禁果等。如果没有文化语境知识,学生在阅读时很难跨越文化鸿沟。其三,结合作家生平,把握作品的思想精神。分析文学作品,把握它的思想精神必须联系、考察作家的生平,尤其是他一生当中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以及他的创作思想。例如在学习D.H.La

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5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