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ID:2558315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_第1页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_第2页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_第3页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_第4页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2003年春中国爆发了非典(SARS)后,中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L.,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2006年1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标志着中国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已

2、经初步建立。  一、应急管理和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概念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PublicEmergency)是指在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城市突然遭遇到的对于群众人身、公共财产或公共环境等方面造成的非常态事件。在这样的紧急状况下,需要政府部门的以非常规程序迅速做出相对决定并且通过调动其他有利资源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解决这一系列事件。  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是相对于发生重大事故和灾害风险等特殊问题所提出的,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反应机制,采取

3、了一系列必要措施,其目的是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破坏程度,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终止危险状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关活动。  二、增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暴露了中国政府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病特别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众所周知,2003年非典事件推动了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结合事前准备不充分、信息渠道不畅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不健全这一系列问题促使新一届政府下定决心全面加强和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在2004年2月5日,在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

4、园举办的第二届迎春灯展中发生了踩死、踩伤游人的重大灾难性事故。原因一人在公园内的交通要道拱形桥上跌倒,造成其他游客拥挤,导致37位游客死亡,37位游客受伤。  2008年对中国应急管理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年初,中国南方特大雪灾、拉萨314暴力事件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都为中国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提出了严峻的命题。胡锦涛总书记在10月8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抗震救灾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从以上事件来看,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政府公共事件安全减

5、灾,首要解决的就是城市人口或单位人口的紧急疏散情况。据统计,有制定应急计划和疏散系统的城市和单位与没有制定的城市和单位相比,灾害人员伤亡的人数相差约38%。  三、中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现状1.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初见成效。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引起中国各级政府的关注是在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在此之前,中国对此学科还没有高度的重视,近几年来中国公共事件频发,从非典、密虹公园踩踏事件、禽流感到汶川地震,这些灾害性的公共事件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中国政府.L.对应急管理工作的

6、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也为各级政府应对突发时间积累了实践经验。  2.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1)缺乏法律制约。在中国的现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中,面对危机事件采取的应对手段更多为政府行政手段。采取行政手段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在政府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对政府的职权形式、经费来源、公民的权利义务以及事后评价问责机制都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主观作用很大,缺少了法律的制约。(2)轻防御重救治的理念偏差。当今中国各级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衷心更多为救治救灾、救

7、人,而往往忽略了突发事件的预防。中国有句老话防患于未然,就是强调要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这就说明了防灾的重要性。如何避免灾害的发生,转变轻防御重救治的理念偏差,是中国各级政府构建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基础。(3)中国各级政府对应急管理的物质资源投入不足。虽然中国已经有一些地方政府展开了应急管理的工作,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没有真正的理解应急管理工作的意义,所以,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物资准备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充分的物质资源准备,就不能很好的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只能临时调动物资解决面临的问

8、题,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是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给应急管理工作留下了很大的隐患。(4)宣传力度弱、公众参与度低。政府在应对城市公共事件的工作中应该处于领导的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政府部门是这一工作的单一主体,因为仅凭政府部门的力量来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是很困难的。所以,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应急管理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掌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  1.健全法律机制、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