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

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

ID:25594734

大小:49.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1

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_第1页
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_第2页
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  近年来,家长们在孩子身上花费精力财力最大的莫过于教育。不仅如此,家长还面临着如何和各种老师进行沟通的问题。很多家长表示,兴趣班、培训班等课外教育的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一般问题不大,其中最为需要“技巧”的莫过于和学校老师的沟通。今天,身为人母的老师张小瑜就与我们分享了她作为老师最怕的家长类型,以及作为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的方式方法。   与老师沟通的“心灵鸡汤”   知道老师最怕哪种家长吗?一种是从不来学校,对于孩子的事不闻不问;另一种是三天两头来学校,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老师理论。当然,大多数的家长是关心孩子的教育,也经常参与学校

2、举办的活动,而且是明理好沟通的。人际沟通本来就是一门大学问,更何况为了孩子教育着想,父母和老师的沟通更显得重要。作为老师来说,有的家长很难沟通;我也知道一些家长觉得老师难以沟通,在背后议论老师。那么,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以下十点看看你可以做到几点:   1.在每一个新的学年,你是否主动去拜访孩子的老师?   2.你是否以请教专家的态度去拜访老师?   3.你是否提供老师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资料?   4.你是否接纳老师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5.你是否对老师的一些困难有同理心,包括牢骚在内?   6.你是否对老师一些作法表示支持?   7.你是否很少打断老师

3、的话?   8.你是否专注地听老师的叙述?   9.你是否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10.你是否在谈话结束前感谢老师的辛劳?  如果你回答“是”的答案在七个以上,相信你和老师的沟通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回答“是”的在四到六个之间,你和老师的沟通似乎有点问题,回头看一看回答“否”的题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尊重是赢取合作之钥匙。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三个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时间,诚实地面对自己:是放不下身段吗?是自认为懂得多吗?是防卫性过强吗?是从没有和老师沟通的经验?或是我们的老师不讲理,难以沟通呢?既然我们做家长的没有权力选择孩子的老师,那不管什么情

4、况我们都要学会与老师沟通。   与孩子的老师做朋友   每位家长都爱孩子,然而爱孩子老师的家长却为数不多。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你喜爱孩子的老师,并且努力和老师成为朋友,那么你的态度也将会影响到你的孩子,孩子也会爱自己的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爱老师的孩子就会听老师的话,那么老师的教导就会有作用,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做人方面,相信你的孩子不会差。   【四种情况下家长要和老师及时沟通】   1.在学校有知识不会时   有些孩子天生比较内向,有什么事情他也不愿意向同学或者老师说。特别是在学校,有些知识可能没有其他同学吸收掌握得快,但是又不敢去问老师,怕被老

5、师说怕被同学笑,回到家里也许会向爸爸妈妈诉说。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就应该及时地把这个情况向老师反映。而相反的,如果孩子在学校,有什么异常,比如说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等,家长要及时地知道这个消息,只有与老师沟通,孩子才能及时纠错。  2.当孩子有些想法时   孩子对于在校的一些活动或者班里的事情或者老师有些看法,不敢向老师或者同学说时,做为家长就应该及时与老师沟通以便老师也知道孩子的内心。   3.与老师有误会时  有时孩子回家后,会说一些可能引起家长和老师误会或冲突的话,孩子也许无意说谎,可能是表达不够清楚,或者只说利于自己的一面之辞。请先不要急躁

6、愤怒,最好先打电话或拜访老师,把事情问清楚。其实,大多数的事件在证实之后,通常都是些小事,不必过分在意。   4.当学校有活动时,多到校参加学校的活动   如果想更有效地增进与老师沟通,得抽空多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如家长学校讲座、艺术节、读书会、运动会、做义工等。这样不仅能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上都有示范作用,孩子能感觉到你的重视和关注,老师也会认可你的辛勤与配合,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老师沟通的三大方式】   首先,面谈最好。上午最好不要去。下午老师没课时可以去谈谈,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一学期可以和老师谈4—5次

7、。   其次,家长可以把要和老师沟通的话写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或者信息留言。最后,可以多和老师电话交流,上班时间最好不要打,老师上课接不到电话,可以休息时间打电话。   此外,目前信息发达,家长也可采取和老师进行网络交流的方式,随时和老师保持沟通。   【沟通方法】   双方应该正确定位,真诚交流   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两者之间的目的是一致的。正确定位之后,家长的心态自然就会趋向冷静、理智,家长可以真诚地把孩子遇到的问题以协作者的态度告知教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接着给老师一个机会,耐心地听听老师的解释,全面了解事情的原委,老师

8、处理事情的目的。如果双方的意见仍不一致,还可进一步探讨,针对孩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