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庚传》序论文

《袁庚传》序论文

ID:25599883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1

《袁庚传》序论文_第1页
《袁庚传》序论文_第2页
《袁庚传》序论文_第3页
《袁庚传》序论文_第4页
《袁庚传》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袁庚传》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袁庚传》序论文..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具体而准确地说,应该是袁庚谋划香港招商局变招,代交通部起草“请示”并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1978年10月中旬拉开序幕的。此后,许许多多冲破陈腐观念的惊世骇俗之举便从招商局蛇口工业基地、从深圳特区发端,春潮也似的不断拍打着中国封闭的现实堤岸。那些思想解放、激情澎湃的岁月仿佛还在眼前,一切都还在继续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承受必然的阵痛..,只是,倏忽之间,就要晃过整整三十年的时光了。今天很快要被明天说成昨天,此时转瞬就会成为过去,不经意间,活

2、的历史,那些在改革开放发轫之初坚持破冰之旅、劈风斩浪奋然前行的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正悄然而迅速地消散在时间的风烟雨雾之中。复制昨天,留住历史的办法有许多,比如档案资料、实物图片、影像作品、口述实录、事件回忆、人物传记等等。什么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美国作家爱默生更是直白地说:“一切历史都会成为主观的;换言之,实在是没有历史,只有传记。”事实而言,创造与撰写历史的都是人,人是历史的主体,因而人物传记往往也就是历史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涂俏的近作《袁庚传·改

3、革现场》既是当代人物传记,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史。任何改革总是利益关系、利益指向的重新洗牌,或者说是博弈,关系到各方权益,没有争端是不可能的。从1978年底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邓小平一再重申“不争论”,据经济学家吴敬琏概括,近三十年来已经出现过三次大争论,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期以及自2004年郎顾之争一直延续到2006年的第三轮改革大论争等三次大的争论。众声喧哗,各种声音都能自由表达,比鸦雀无声、舆论一律更有助于重建改革共识,也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前,作为时代

4、感应神经的文学没有沉默的权利。就在第三轮大争论波及各个领域,学者们引经据典、雄辩滔滔的时候,涂俏一头扎进改革开放的发祥地,以“回到现场,力求真实,客观公正,有血有肉”的宗旨为袁庚立传,重现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风云人物的生命印记。涂俏用富于个性色彩的笔墨,对“改革从何处来?改革要往何处去?”等争论进行形象的诠释,在对改革进行热情的总结和反思中,为体现党心民意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意味的文学标本。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袁庚传·改革现场》以重返当年风云迭起的改革开放现场的叙述文本,

5、从一个人的传记去阅读一个时代,在温故知新中校正判断力,在阅读当代共产党人及民众自我认知自我解读的文化色彩中感知中国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及其艰巨性。不难看出,在“文革”结束,“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大抉择面前,中国义无反顾地踏上荆棘满地的改革开放之途,不是哪一个人一时的心血来潮,是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多次反复酝酿,“让思想冲破牢笼”的智慧结晶,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集体苏醒与“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悲壮。自古至今的改革,莫不是关隘重重、风浪险恶。当代的改革,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理论建构起来的思想、理念、

6、模式、行为准则等等早已根深蒂固的情状下,在泛政治化思维语境中,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在“黑屋子”里生活习惯了的人,连开个“窗户”透气的念头及其勇气都是没有的。立志于革故鼎新的袁庚们,必须要有“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信念与勇猛,必须要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牺牲精神和济世情怀。翻阅《袁庚传》,回望改革开放之初的“明星”,那些筚路蓝缕、披坚执锐的改革者,至今平安着陆、完好无损的有几人?当年敢在潮头行船的汉子们,大多数在大江东去的途中翻船、落水,到今天已是寥若晨星。“创业艰难百战多”。为袁庚立传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历

7、史意义,《袁庚传·改革现场》用传主的经历证明了人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及其价值,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叙事文本显得弥足珍贵。传记文学包括自传和传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在我国,传记文学的源头应是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五四”以降,西学东渐,传记文学从传统体裁向现代文本演变。新中国成立后,传记文学创作在五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两个勃兴阶段。八九十年代传记文学创作冲破许多禁区,打破五十年代的英模“螺丝钉”的单一模式,将人还原成人,向生活的丰富性和人物的多样性回归,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传记文学

8、作品。今天,在当代文学不断被人诟病之际,传记文学创作方兴未艾,一枝独秀。《袁庚传·改革现场》应运而生,异军突起,必将成为当前传记文学创作的一大亮点。真实性和客观性是传记文学创作的生命线。《袁庚传·改革现场》为了突破传统的叙述结构,以写作时的采访背景为经,以回述现场情景为纬,双线平推,时空交错,将第三人称的传记与第一人称的采访融为一体,力求将真实性与客观性作为传记的出发点和归宿。不难看出,这部传记的史料性强于文学性。这似乎是作品的弱项,但孙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