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

ID:25611845

大小:18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_第1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_第2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_第3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_第4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演变【考纲解读】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2、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各代表人物思想的内涵、特点、影响。4、孔子思想的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与时俱进的现实生命力。5、西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明清批判思想家思想的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6、儒家思想在近现代的发展演变。【复习思路】1.要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应作为复习的重

2、点中之重。2.要学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观点来指导复习。【学法导航】1.本单元的重点是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影响。2.复习本专题内容,要在加深基础知识记忆的同时,把握一条主线,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不仅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把思想变化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知识记忆将更为

3、牢固。3.注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发展加以比较,体会中国古代文化领先世界的特点。4.注意本专题的易错知识点:⑴孔子“仁”的思想是爱人,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被尊称为“至圣”,孟子为“亚圣”,荀子为儒学集大成者。⑵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

4、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⑸理学在社会道德规范上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所谓“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纲五常是天理。朱熹主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或天理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的(理学)外衣。⑹李贽不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称谓“反封建的先驱”。黄宗羲、顾炎武和

5、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知识网络】12【单元主题概述】【专题讲解】一、知识整合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与孔子、孟子、荀子及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①“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②“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6、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改革图强,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士大夫崛起。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12③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

7、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时代著作重要思想主张孔子春秋圣人整理六经;后人整理《伦语》。“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核心);为政以德(民本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编撰文化典籍(六经)。孟子战国亚圣《孟子》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荀子战国儒家学说集大成《荀子》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施政主张“仁义”、“王道”;君民“舟水关系”

8、;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3)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比较思想比较    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仁政礼法并重]民本思想爱惜民力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影响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孟子成为“亚圣”。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