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

ID:2561341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_第1页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_第2页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_第3页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_第4页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论文.freel2;风沙型15275hm2;缺水型13487hm2;瘠薄型2737hm2;盐碱型2264hm2;其他类型4585hm2。其中以渍涝旱地型最多,占55.4%。1土壤养分现状1.1有机质含量下降1985年富裕县参加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从化验结果看: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37%。其中,含量2.5%~4.4%的占总耕地面积的52.8%,大于5.5%的占15.1%,小于2.0%的占14.3%.freelg/kg,在土壤8个分级中属第3位,属于供氮能力较强的耕作土壤。从1997年全县化验结果看,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20mg/kg,这

2、说明这些年富裕县对土壤氮素的投入速度比农作物从土壤索取速度慢,所以在今后的科学施肥工作中应注意氮肥的合理投入。1.3速效磷含量有所上升1985年全县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为15mg/kg,居8个分级中的第5位,属于供磷能力稍差的耕作土壤。1997年全县化验结果,土壤速效磷平均为23mg/kg,增加了8mg/kg,这说明近几年我县土壤施磷水平不断提高,使速效磷含量增加。但从整体看含量水平极不平衡,高的地块可达30mg/kg;低的下降为不足10mg/kg。1.4速效钾含量急剧下降1985年富裕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68mg/kg,属于供钾能力极强的耕作土壤类型,居供钾水平6个等级的第2位。但

3、从1997年化验结果看,全县速效钾含量平均下降到140mg/kg,居供钾能力6个等级的第5位,下降了1/2,只有部分地块达到200mg/kg以上,这说明富裕县土壤钾素补给能力已经非常低,已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1.5耕层较浅、犁底层上移1985年全县土壤剖面调查,富裕县土壤耕层在18~23cm,尤以耕层18~20cm的居多。可以说,保水肥能力相对较强,近几年调查全县多数地块耕层已下降到15~17cm,平均减少了3~5cm,使得抗旱、保水、防涝能力下降,丰产性能降低,逐步向低产田方向恶化。1.6中低产田增多富裕县大部分中低产田开发比较早,多分布在沿江左右河道和沿河的漫滩上,土壤黑土

4、层薄,耕层浅,有机质含量低;加之多年的粗放经营,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加大,耕地的生产能力逐渐由高产田变为中低产田。2土壤培肥措施2.1增施农家肥,提高农家肥质量农家肥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补充来源,其数量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因此,一定要在抓好农家肥的积造工作。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要大力积造农家肥,提高农家肥质量,严格执行《黑龙江省耕地保养条例》,完善农户施肥台帐制度,保持土壤有机质稳定中有所增长。2.2加大秸秆根茬还田工作力度,增加还田面积秸秆、根茬是土壤有机质补充的另一来源,因此,一定要扩大其还田面积,提高作业质量,力争秸秆、根茬全部粉碎还田。2.3改善施肥对策,提高施肥水

5、平从全县整体施肥上看,向土壤中投入远远低于索取水平,而且比例极不合理,造成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比例失调。因此,在施肥对策上要根据作物需肥规律,依据当地土壤、气候、栽培水平等条件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总的施肥原则应该是增氮、稳磷、补钾、补微。(1)增施、勤施氮肥。目前富裕县所应用的氮肥,在土壤中的水溶性、活动性和被农作物的利用性极高,因此,施用氮肥一定要做到多施、早施、勤施。具体根据某一作物所需的氮肥总量,用1/3作种肥,其余作2~3次追肥以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保障农作物全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2)稳定磷肥数量。虽然富裕县土壤磷素含量有所增加,但有效含量依然不足,

6、因此,不管何种作物都要保证磷肥的施入量,其施用方法以基肥、种肥为主。(3)增加钾肥施用量。钾肥在最近2年才有少量投入,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在今后的施用对策上应逐步提高钾肥的投入。除此以外,还要依据测土结果根据各作物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配比使用。(4)深施化肥,提高利用效果。目前,富裕县化肥施用普遍存在施肥部位浅的实际问题,使作物表现为前期生长发育好、中后期脱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投入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施肥部位浅,造成中后期作物根系在肥层以下,遇到降雨或灌水肥料溶解、淋溶后才能被作物充分吸收,作物表现健壮,一旦干旱,根系难以吸收肥料而表现脱肥。因此,在化肥施用方面,一定注意基肥深施,最

7、好在18~20cm。2.4扩大松翻面积,逐步加深耕层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土地耕翻中,应注重深翻、深松,要建立合理轮作制,麦田耕翻一定要逐年加深,力争保持在20cm左右,其他作物中耕都要坚持以深松为基础,使土壤耕层逐步加深到20cm。2.5改造中低产田(1)统一组织、总体规划、分散实施。(2)分区治理、各有侧重、因地制宜。(3)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和种类,扩大生产规模,选用优良品种,实行立体栽培,改革耕作方法。(4)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