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技巧总结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

ID:25620868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_第1页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_第2页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_第3页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静脉穿刺技巧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穿刺技巧在10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我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特殊情况病人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一、患者血管分类1.滑动静脉血管特点:皮下脂肪少缺乏支持,血管在皮下易活动病员特点:见于消瘦者及老年病员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迅速刺入穿刺方法:绷紧上下皮肤,固定血管后行旁刺穿刺部位:手腕部及足踝腕部2.硬化静脉血管特点:血管壁厚而坚硬,有坚实感,弹性小,易活动,很暴露,像铁丝病员特点:见于老年人,高血压症及动脉硬化者注意事项:宜选用锐利的针头,以利刺入穿刺方法:绷紧皮肤,固定血管,行直刺穿刺部位:手背,足背3.脆弱静脉血管

2、特点:由于组织细胞退化,阆质疏松,因而血管壁脆性大,弹性小,易被刺破病员特点: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血液性疾病及慢性肾炎等穿刺方法:由血管侧面谨慎而又缓慢的刺入注意事项:选用细小针尖斜面短的针头,推药时缓慢,以防穿透血管造成漏血或漏药穿刺部位:手背、手指4.塌陷静脉血管特点:塌陪,不充盈病员特点:见于失血过多,严重脱水或重危衰竭者穿刺方法:压紧血管上端后向上推动血液,待血管充盈后压紧固定,再穿朿IJ注意事项:由于血管较难寻找,穿刺时必须耐心认真,必要时穿刺前先行热敷,使血管扩张显露穿刺部位:小臂•手背•足背5.水肿静脉血管特点:不显露,但充盈较好病员特点:心、肾

3、疾患病员注意事项:先给局部加压,使水肿液分散,静脉显出穿刺方法:旁刺或正刺穿刺部位:手背、足背1.隐性充盈静脉血管特点:深而不显但充盈好,易固定病员特点:肥胖或女病员穿刺方法:正刺或旁刺注意事项:进皮肤后巾左食指引导右手针刺入血管穿刺部位:手背足背二、穿刺技巧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

4、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l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认为这两种方

5、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汕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ni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忠者、高热抽搐、烦

6、躁者慎用。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人,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尚穿刺的成功率。1.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而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

7、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另外嘱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握拳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IL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需将针头上挑,病人痛苦大,而IL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再IL血管被拉长,穿刺时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P,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出现穿刺局部慢渗,胖大现象,而不握拳时上述现象较少见,减少了病人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运用。2.穿破后的补救方法

8、:对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